晋公当日只平淮,何事都人尚尔怀。
客有昌黎韩吏部,独将大笔扫苍苔。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题干要求分析诗句,并赏析其作用,注意从修辞、表现手法、内容主旨等方面展开分析。

①“晋公当日只平淮”:晋公当时平定了淮水。晋公名执中,字安石,唐宪宗时任宰相。淮水,指淮河,在今安徽省西部。此句是说,当年晋公平定淮水时,朝廷上下都为之振奋,而百姓们却仍然心怀忧虑;

②“何事都人尚尔怀”:为什么朝廷上下还如此忧心忡忡呢?“尔”,你;“怀”,心中忧虑。此句是说,朝廷上下之所以如此焦虑,是因为百姓们对晋公所治理的淮河流域仍然心有忧虑。

③“客有昌黎韩吏部”:有一位叫韩愈的官员。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曾任吏部侍郎等职,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昌黎”是韩愈的郡望,这里用来称呼他。

④“独将大笔扫苍苔”:他独自挥动着一支大笔,扫除那些青苔。“苍苔”,指青苔,一种生长在地面上的绿藻类植物。

译文:

当年晋公平定淮水,朝廷百官都为之振奋,可百姓们仍心怀忧虑。一位叫韩愈的官员来此,也用他的大笔去扫掉那片青苔。

赏析:

首句写当年晋公平定淮水的盛况,次句写朝廷百官都为之振奋,而百姓则心怀忧虑,三句写韩愈来此,也是挥笔去扫那片青苔,与前两句相呼应。

全诗以景起兴,由眼前之景引出历史往事,再由眼前之事引出诗人本人,最后由诗人引出韩愈,层层铺开,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悲凉。

【答案】

示例一:

代陈季若上张帅

晋公当日只平淮,何事都人尚尔怀。

客有昌黎韩吏部,独将大笔扫苍苔。

译文:

当年晋公平定淮水,朝廷百官都为之振奋,可百姓们仍心怀忧虑。一位叫韩愈的官员来此,也用他的大笔去扫掉那片青苔。

赏析:

首句写当年晋公平定淮水的盛况,次句写朝廷百官都为之振奋,而百姓则心怀忧虑,三句写韩愈来此

(注:以上赏析供参考)

示例二:

代陈季若上张帅

晋公当日只平淮,何事都人尚尔怀。

客有昌黎韩吏部,独将大笔扫苍苔。

译文:

当年晋公平定淮水,朝廷百官都为之振奋,可百姓们仍心怀忧虑。一位叫韩愈的官员来此,也用他的大笔去扫掉那片青苔。

赏析:

首句写当年晋公平定淮水的盛况,次句写朝廷百官都为之振奋,而百姓则心怀忧虑。三句写韩愈来此(注:以上赏析供参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