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供鲤鲙,旦辄汲江流。
儿溺言游学,妻还感遗羞。
第一首: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契,
贤者之孝,百二十首,此第二也。
日常供鲤鲙,旦辄汲江流。
常日供给鱼鲙,每日早晨,便取江水烹食之。
儿溺言游学,
儿子溺水时,说要去游学求学。
妻还感遗羞,
妻子归来,觉得丈夫去游学而自己在家,很羞愧。
注释:
贤者之孝:指对父母的孝顺。
二百四十首契:这里指的是“二十四孝”中的第24则故事,讲述了曾子在母亲去世后,为报恩养亲的故事。
汲江流:从江里取水来煮食。
儿溺:儿子在水中溺水。
游学:外出求学。
妻还:妻子回家。
感遗羞:感到羞愧。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家庭和睦、孝顺父母的作品。诗中通过描述儿子溺水和妻子回家的情境,表达了对家庭的深深关爱和对父亲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孝顺父母的重视和尊重,以及对家庭的责任感和义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