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守寒溪作逸民,未尝忧道况忧贫。
生涯宁薄吾无愧,分外求多天亦嗔。
一点要须明不昧,万缘总是假非真。
有书数卷诗千首,便是人间了底人。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的生活态度。首句“老守寒溪作逸民”,表达了这位老者选择在寒溪边隐居,过上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次句“未尝忧道况忧贫”,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生活原则,即不因追求名利而忧虑,即使面对贫穷也心安理得。
第三句“生涯宁薄吾无愧”,展现了他对于自己清贫生活的坦然和自豪。他认为,只要自己内心无愧,那么物质的贫乏并不构成问题。第四句“分外求多天亦嗔”,则揭示了他的另一种生活态度,即不求过多,但求尽善尽美。这种生活哲学体现了道家的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思想。
第五、六句“一点要须明不昧,万缘总是假非真”进一步阐述了他的人生观。他认为,人应该保持一颗清醒的心,不被外界迷惑,不被名利所困扰。同时,他也认为世间万物都是虚幻的,只有真理才是真实可靠的。这种对世界的深刻认识使他能够超脱世俗,达到一种心灵的自由境界。
最后两句“有书数卷诗千首,便是人间了底人”,总结了他的人生哲学。他认为,只要有丰富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学修养,就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立足。因此,他通过读书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通过创作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这样的人生态度使他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文化人,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者生活态度的描述,展现了他对于人生、自然和社会的独特见解。它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清静无为的生活哲学,鼓励人们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一颗宁静的心,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