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亲朋饷自南,比公所赐似仙凡。
擅名甘露珠百颗,入手好风书一函。
苏老黄柑休立传,半山红柿莫分衔。
金茎仙掌何曾得,要枣如瓜谩举帆。

注释:

日日亲朋饷自南,比公所赐似仙凡。

日日(每日)亲朋(指友人、亲友)饷(送给)自南(自己), 比公(喻指作者自己)所赐(所赠之物)似仙凡(好像仙人)。

擅名甘露珠百颗,入手好风书一函。

擅名(有名气)甘露(指甘甜的果汁,比喻美好的事物),珠百颗(一百颗珍珠),手(指手)好风(像风一样)书一函。

苏老黄柑休立传,半山红柿莫分衔。

苏老(苏轼,号东坡居士)黄柑(橘子),休(不要)立传(流传下去的故事),半山(山的一半,泛指一半的地方或人),红柿(柿子)。

金茎仙掌何曾得,要枣如瓜谩举帆。

金茎(指皇宫的铜制装饰物)仙掌何曾得,要枣如瓜谩举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朋友送来的甘甜水果的谢答之词,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真挚的感情。诗人通过对这些美味佳肴的赞美,表达了自己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的才情和品味。

首句“日日亲朋饷自南,比公所赐似仙凡”,表达了诗人对于亲友们每天送来的美味珍馐的感激之情。他把自己得到的甘露珠比喻成神仙般的美味,以此赞美这些美味珍馐的美好。

第二句“擅名甘露珠百颗,入手好风书一函”,则是诗人对甘露珠的喜爱。他形容甘露珠如同百颗明珠般耀眼,又如一封好风般温暖人心。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甘露珠的珍贵和美好。

接下来的两句“苏老黄柑休立传,半山红柿莫分衔”,则是诗人对好友的感谢之情。他告诉好友,这些甘甜的果实都是从大自然中来的,无需过多地夸耀。同时,他也提醒好友,这些果实都是来自半山,不要将其与其他果实混淆。

第四句“金茎仙掌何曾得,要枣如瓜谩举帆”,则是诗人的感慨。他认为,自己虽然拥有如此多的美味佳肴,但仍然感到不足。他感叹自己无法得到像皇帝那样高贵的待遇,只能随意享用这些美味。

最后两句“要枣如瓜谩举帆”,则是诗人的自谦。他表示,自己只是随便品尝一些美味佳肴,并没有太大的收获。但他也表达了自己对美食的热爱和追求。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情感表达的诗词,通过对甘露珠等美味的赞美,展示了诗人的品味和才情。同时,它也传达了诗人对于友谊和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