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春深白昼闲,瓦松花老掩柴关。
坐调心息无浮念,沉水烟销古博山。

【解析】

此诗是杜甫在病起之后的即景之作,表达了诗人对春日闲居生活的惬意和内心的愉悦之情。第一句“暮春病起绝句二首”表明这是组诗的第二首。颔联“瓦松花老掩柴关”,写屋前山野间,瓦松花已落尽,唯有柴门半掩着。诗人用“老”字点出时序已是暮春,而“掩柴关”更显得静谧幽深。颈联“坐调心息无浮念,沉水烟销古博山”,写诗人静下心来调理情绪,摒除杂念,沉醉于清雅宁静的意境中,仿佛置身于古博山炉中,享受着熏蒸出的香氛。尾联“坐调心息无浮念,沉水烟销古博山”与首联“瓦松花老掩柴关”相呼应,进一步表现了诗人闲居时的惬意和内心愉悦之情。

【答案】

(1)病起春深白昼闲,

(2)瓦松花老掩柴关。

(3)坐调心息无浮念,

(4)沉水烟销古博山。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描写闲居的田园诗。

首联“病起春深白昼闲,瓦松花老掩柴关”。“病起春深”指春天来了,杜甫病好了;“白昼闲”指白天无事可做。“瓦松花老掩柴关”,写屋前山野间,瓦松花已落尽,唯有柴门半掩着。“掩柴关”写出了环境的安静幽深。

颔联“坐调心息无浮念,沉水烟销古博山”。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也是全诗的精髓所在。“坐调心息无浮念”一句,写出作者闲居时的惬意和内心愉悦之情。“无浮念”三字,道出了诗人闲居时心境的平和、恬淡,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现实,人们渴望安居乐业的心情。“沉水烟销古博山”,写出了作者沉浸在一种悠闲自在的境界中。“博山炉”是一种青铜制的熏香器,相传为周穆王所造,故又称“周鼎”。《西京杂记》说:“汉武帝宫人有作博山冠者,其高不过二寸。”博山炉一般置于床榻之上,用以熏衣取暖或烧香料。“沉水烟销”,即用沉香木制成的香炉里的香烟袅袅升腾,随着烟雾的消失,又似乎回到了古博山炉中。

尾联“坐调心息无浮念,沉水烟销古博山”,“坐调心息”与“沉水烟销”相呼应,进一步突出了诗人闲居时的惬意和内心愉悦之情。

这首诗语言平易自然,不事雕琢,以平淡的语言,写出了闲适安逸的生活情趣,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