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花肉红姿,蜀笔丹砂染。
生绡多俗格,纸本有真艳。
【注释】
牡丹:一种花卉,花色艳丽。
洛花:指洛阳的牡丹花。
肉红姿:形容牡丹花色彩鲜艳如肉色。
蜀笔:四川产的笔,这里泛指毛笔。
丹砂:朱砂,一种矿石,用来作颜料。
生绡:一种薄而透明的丝织品。
俗格:庸俗的格调。
真艳:真正的美丽。
【赏析】
《题张希贤纸本花四首牡丹》是北宋文人黄庭坚创作的组诗作品。这是其中的第四首。此诗描绘了洛阳牡丹的雍容华贵和作者对这种花的喜爱之情。全诗四句,前两句写牡丹之形与神,后两句赞其美,用词简练。
首句“洛花肉红姿”,点出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牡丹,并描写它的花朵色泽。洛阳为牡丹名城,牡丹在洛阳尤为著名,故诗人以“洛花”二字总领全篇。“肉红”,是牡丹的本色,也是牡丹之美。“姿”,即姿态、风韵,这里指牡丹花的形态特征。
次句“蜀笔丹砂染”,写画家用笔墨描绘牡丹。“蜀笔”指四川产的毛笔,因为四川盛产竹子,竹制毛笔制作精良,所以用“蜀笔”来形容;“丹砂”即朱砂,古代常用来画眉和做胭脂的原料,这里是说画家用朱砂色的墨汁来画牡丹。这一句的意思是说,画家们用四川出产的毛笔和朱砂色的墨水来描绘牡丹。这句话也体现了画家们对于绘画技巧的追求,他们通过自己的技艺来展现牡丹的美丽。
第三句“生绡多俗格”,意思是说,牡丹花虽然美丽,但是生绡(一种轻薄的丝织品)所表现出来的却是庸俗的格调。这里的“俗格”是指牡丹的外在美,而“绢”则是指生绡。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牡丹外表美与内在美的深刻认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艺术创作的深刻理解。
最后一句“纸本有真艳”,意思是说,纸本牡丹虽然不如绢本牡丹那样精美,但是却有着真正的美丽。这里的“真艳”指的是纸本牡丹的真实美丽。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牡丹艺术的独特见解,他认为虽然纸本来自简单,但是由于画家们的精湛技艺,依然能够展现出牡丹的真实美丽。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的描绘,展现了牡丹的美丽与艺术家们对于艺术创作的热情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与艺术之间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