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叶风枝驿骑传,华清天上一嫣然。
当时若识陈家紫,何处蛮村更有园。
诗句如下:
露叶风枝驿骑传,
华清天上一嫣然。
当时若识陈家紫,
何处蛮村更有园。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 作者简介:
-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南宋诗人,字致能,一字幼元,更字友生,晚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人。他是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合称“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作品广泛,深受后世赞誉。
- 诗句原文及注释:
- “露叶风枝驿骑传”:描述的是荔枝成熟时,由驿站快速传递的情景。
- “华清天上一嫣然”:形容荔枝色泽鲜嫩,如同天上的美景一般。
- “当时若识陈家紫”:如果人们能够认出荔枝的颜色,就会知道它来自陈家村。
- “何处蛮村更有园”:即使身处蛮荒之地,也能找到种植荔枝的园地。
- 译文:
- 露水沾湿了叶尖,风吹过枝头,驿站上的马儿匆匆奔跑,荔枝被迅速传递。
- 荔枝挂在树上,犹如天上的景色般美丽。
- 如果人们能够识别出这种颜色,就会知道它的来源是陈家村。
- 在遥远的蛮荒村落,仍然有种植荔枝的园地。
- 赏析:
- 本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传达了荔枝成熟的美丽景象以及荔枝产地的丰富多样。通过对荔枝的描述,展现了宋代农业的繁荣和地方特色,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
- 诗歌中的“露叶风枝”和“驿骑传”等词汇,生动地描绘了荔枝成熟的场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荔枝林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同时,诗歌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将荔枝比作“华清天上一嫣然”,使其更加生动形象。
- 诗歌中对荔枝产地的提及,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荔枝是一种珍贵的水果,它的产地往往具有地理标志意义。因此,诗人在诗中提及荔枝的来源,不仅展示了荔枝的美丽,也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美的追求和珍视。
- 诗歌最后两句“何处蛮村更有园”更是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对于荔枝产地的赞美之情。这句诗意味着在偏远的蛮荒之地,依然可以发现种植荔枝的园地,从而突显了荔枝的珍贵和稀有。这也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
《妃子园》不仅是一首描写荔枝的诗歌,更是一种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我国古代诗歌艺术中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