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稼亭边有所思,冬来撚却几行髭。
也应坐拥黄紬被,断角孤鸿总要诗。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是要认真研读全诗,然后要对诗歌进行品析,最后是对全诗进行评析。此题中“多稼亭”,即多稼亭,在江苏无锡,唐白居易、元稹同游于此,并建别墅于多稼园中。杨凭为晋陵(治所在今江苏常州)人,曾任左拾遗,与白居易、元稹过从甚密。这首诗是作者在冬至日怀念友人所作。“冬至晚起枕上有怀”:冬至日早晨起来,诗人因思念友人而不能入睡,于是枕上写诗,以抒发自己的感情。“多稼亭边有所思,冬来撚却几行髭”:在多稼亭旁,想起自己与友人的往事,不觉鬓发已经花白。“也应坐拥黄紬被,断角孤鸿总要诗”:也应当像白居易一样,在黄绸子被子上安卧,像孤鸿般地吟咏诗歌。“多稼”二字点明地点,“有所思”三字表明了写作缘由。“冬来撚却几行髭”一句,用典自杜甫《曲江二首》“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中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在这里描写的是初春的景象,这里借景抒情,写出诗人此时的心情,也暗示出此时正是冬天。“也应坐拥黄紬被,断角孤鸿总要诗”两句,借用王维《归嵩山作》中“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还家恐不省,置酒与留连”之句。“断角孤鸿总要诗”,化用了杜甫《宿府》“清宵耿不寐,孤衾梦神女”及王建《宫词》“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等诗句。诗人想象着,当自己独处一室,静心创作时,仿佛听到了那一声声凄凉的雁叫。他想到王勃《滕王阁序》中“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的句子,不禁感到一种寂寞之感。同时,又想到了杜甫《宿府》中“清宵耿不寐,孤衾梦神女”之句,似乎听到那一声声凄婉的雁叫,又好像看到那一行行哀伤的鸿雁。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他对好友的思念之情,又抒发了自己孤独寂寞之感,更表现出他的才思敏捷和艺术功底深厚。
【答案】
冬至日晨起有怀晋陵杨使君。多稼亭边有所思。冬来撚却几行髭。也应坐拥黄紬被,断角孤鸿总要诗。译文:冬至这天清晨醒来,枕上想着晋陵友人。多稼亭边思绪万千。冬已来临,捻去鬓边的几缕青丝。我也应该像白居易先生那样,在黄绸子被子上躺卧。我也要像孤独的雁儿一样,吟咏诗篇寄托自己的情怀。赏析:《冬至晚起枕上有怀晋陵杨使君》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绝诗。此诗开头就直抒胸臆:“冬至日晨起有怀晋陵杨使君。”点明题旨,表明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谊。接着写到:“多稼亭边有所思,冬来撚却几行髭。”这是说,作者在多稼亭边想起了自己与朋友的往事。“也应该坐拥黄紬被,断角孤鸿总要诗”,这是想象自己在黄绸子被子上安卧时的情景。这时,耳边传来了断续的鸿雁叫声。“断角孤鸿总要诗”,作者联想到杜甫《宿府》“清宵耿不寐,孤衾梦神女”以及王建《宫词》“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等诗句。这时作者想到,当自己独处一室,静心创作时,仿佛听到了那一声声凄凉的雁叫。他想到王勃《滕王阁序》中“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的句子,不禁感到一种寂寞之感。同时,又想到了杜甫《宿府》中“清宵耿不寐,孤衾梦神女”之句,似乎听到那一声声凄婉的雁叫,又好像看到那一行行哀伤的鸿雁。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他对好友的思念之情,又抒发了自己孤独寂寞之感,更表现出他的才思敏捷和艺术功底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