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倾海立夜翻盆,不独妨灯更损春。
冻涩笙簧犹可耐,滴皴梅颊势须嗔。

【注释】

河倾:河水倒灌。海立:大海波涛汹涌,如山高耸。夜翻盆:形容风雨猛烈,如泼水盆。不独(dú):不仅仅。妨灯:妨碍照明。春:春天的景致。冻涩:寒冷而坚硬。笙簧(shēnɡhuánɡ):笙管乐器。滴皴(chén):水滴打在脸上或手上,使皮肤变得干燥。梅颊:指梅花花瓣。势须嗔(chēn):形势好像要发怒的样子。

【赏析】

此诗写元夕大风雨的景象。首句写风狂雨猛,气势磅礴,使人感到大自然的雄伟壮观。二句写风狂雨猛,不但妨碍了灯火,连春天都给破坏了。这两句是说:大风暴雨不仅把灯火吹熄了,而且把春天也给毁了。第三句写风狂雨猛,虽然冰冻坚硬,但还可以忍受;第四句说:风狂雨猛得厉害,简直要把梅花瓣打皱了。这两句是说:尽管雨水冻得坚硬,但还不算过分;可是狂风怒雨竟要把梅花瓣打成皱纹,那可就受不了了。全诗用“河倾海立”来形容大风暴雨,气势宏伟;用“不独”来表示风、雨的强劲,突出风、雨之猛烈和破坏力,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用“冻涩”等词语来表现风、雨的威力,生动形象。

这首诗是元代王冕所作,描写了元宵节时的大风雨。诗前两句写出了风雨之大,几乎把天地颠倒,把海水冲上天空。接着又写到风大到可以把灯吹灭,把春风吹走了,表现出风的强劲与无情。后两句则写到了人的感受,虽然天气寒冷,但是人们并不抱怨,反而因为这种恶劣的天气而欣赏起自然的美来。诗人以风、雨为喻,将自然景观比作人的容貌,生动地描绘出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