菰蒲声里荻花干,鹭立江天水镜宽。
画不能成诗不到,笔端无处着荒寒。
这首诗名为《野景》,是唐代诗人李涉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理解与赏析:
野景 —— 这是诗的标题,意味着这首诗描绘的是野外的景象或景色。
菰蒲声里荻花干,鹭立江天水镜宽 —— 这两句描述了一个宁静而自然的场景。”菰蒲声里”指的是芦苇丛生的地方,声音中带有菰草的清香。”荻花干”则是指秋天到来时荻苇上的枯叶。”鹭立江天水镜宽”形容了鹭鸶在宽阔的水面上站立,仿佛是一幅天然的水墨画。
画不能成诗不到,笔端无处着荒寒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绘画艺术和诗歌创作的看法。”画不能成诗不到”意味着如果画作不能完全表达出诗中的意境,那么画就不足以成为一首完美的诗。”笔端无处着荒寒”则是指诗人在创作诗歌时,总是无法将心中的荒冷感受完全描绘出来。
注释:
- 菰蒲: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叶子扁平,有香气。
- 荻花:指秋天后凋零的芦苇,常用于文学中象征离别或衰老。
- 鹭立江天水镜宽:鹭鸶站立在宽阔的水面上,如同一幅平静的水面画卷。
- 画不能成诗不到:意指若画不能完美传达诗句的意境,那么画作就不能称为好诗。
- 笔端无处着荒寒:意指诗人在写作时,常常感到内心的荒寒之感难以表达。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展现诗人内心的情感。诗人用”野景”作为标题,表明这是一首描绘田野景色的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菰蒲声里”、”荻花干”、”鹭立江天水镜宽”等,构建了一个静谧而美丽的自然画面。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艺术创作的思考,认为好的艺术作品应当能够传达深远的情感和意境。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艺术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