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西山双袖舞,中有清宫蟠万础。
云横朱阁碧梧寒,风扫石坛苍桧古。
道人宾实其姓方,来从何许今几霜。
诛蒿仆蓬殿突兀,玉华紫气腾真香。
胸奇腹愤无人识,我独相从似畴昔。
时时苦语见针砭,邂逅天涯得三益。
明朝归客上归艎,重到晞真计渺茫。
只有双鱼相问讯,歙江之水通吴江。

诗句解析和赏析

东山西山双袖舞,中有清宫蟠万础。

这句诗描绘了东山和西山的壮丽景色,如同仙女在舞动着袖子,而山中的清宫则像蟠龙一般盘踞在万基之上。

云横朱阁碧梧寒,风扫石坛苍桧古。

这句诗描述了朱阁被云雾笼罩、碧梧叶落的情景,以及石坛上苍劲的桧树历经岁月的痕迹。

道人宾实其姓方,来从何许今几霜。

这句诗介绍了这位道人名为宾实,他来自何处,如今已经多少岁。

诛蒿仆蓬殿突兀,玉华紫气腾真香。

这句诗形容了道士的住所(蓬殿)高耸入云,充满了紫色的气息和香气。

胸奇腹愤无人识,我独相从似畴昔。

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尽管胸有奇志但无人理解,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信仰与追求。

时时苦语见针砭,邂逅天涯得三益。

这句诗表明诗人时常以苦口婆心的方式劝告他人,虽然这种方式有时会引起争执,但却能在天涯海角找到知己。

明朝归客上归艎,重到晞真计渺茫。

诗人计划在明天乘船返回,期待再次来到这个让他感到迷茫的地方。

只有双鱼相问讯,歙江之水通吴江。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远方亲人或友人的问候,表达了他的思念之情,同时提到了地理位置上的联系,即通过河流将两地连接起来。

译文
东山与西山如同仙女在舞动衣袖,其中清宫盘踞在万基之上。
浓雾笼罩朱阁,碧梧叶落,风吹过石坛,苍劲的桧树显现出岁月的痕迹。
道人宾实,他的姓氏方,从何处来?如今已过了多少个春秋。
诛蒿仆蓬殿矗立如山峰,紫气弥漫,散发着真香。
胸中怀抱奇思妙想却无人理解,我独自与他相随,犹如往昔时光。
时常用苦口婆心的方式劝谏他人,虽偶尔会引发争论,却在天涯海角结交到朋友。
明天我将乘船返回,期待再次来到这个让他感到迷茫的地方。
只有两条鱼相互问候,歙江的水流通向吴江。

注释

  • 东山西山:指作者所在之地的东山和西山。
  • 清宫:此处形容清幽的宫殿或者修行场所。
  • 朱阁:红楼,通常指道教的阁楼。
  • 碧梧:绿色的梧桐树。
  • 石坛:石头做的坛子或祭坛。
  • 苍桧:青松,这里用来象征古老的树木。
  • 玉华紫气:玉华台,传说为黄帝所居,常言“紫气东来”。此处形容道教修行之地。
  • 胸奇:胸怀奇思妙想。
  • 腹愤:心中充满愤怒。
  • 相随:相伴、一同。
  • 三益:三种益处,这里可能指友情、智慧或教诲等正面影响。
  • 归艎:古代一种轻便的小船。
  • 歙江:安徽省的一个县名,也是一个重要的水系。
  • 吴江:江苏省的一个县名,位于中国东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生动的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的画面。诗人通过对东山西山、清宫蟠万础等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中的道人宾实,通过其独特的身份和背景,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时,既展示了自己的胸怀和抱负,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独特见解。整体而言,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美感的抒情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