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出赤甲如金盆,蹲龙呀口吐复吞。
长风浩浩挟之出,影落半江沉复翻。
天高夜静四山寂,惟有滩声喧水门。
高斋诗翁不可作,我亦不眠终夕看。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掌握。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歌的注释和相关背景资料进行分析即可。本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四句,语言简练,意境清丽,表达了诗人月夜泊舟鱼复浦望月出赤甲山时的所见所感。
【答案】
译文:
鱼复浦上停船远望,一轮明月从赤甲山中升起,赤甲山形似断缺的龙,仿佛鼍龙正坐在山顶张口吐气,明月从缺口中冉冉升起,升上了山顶。
月出赤甲山,如同金盆,蹲踞着一只神龟,它的嘴巴吐出又吞回,长长的风势浩浩荡荡挟带着月亮从山上飞出。
月光倒映在江水之中,半江都洒满了银色,月亮在水中翻腾后又沉落下来,四周静寂无人声,只有滩声传来水门处。
高高的书房里,我无法像诗翁那样作诗,我也不入睡,通宵达旦地观看那轮明月。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全诗以简洁的文字写出了月出赤甲山的壮美景色。“鱼复浦泊舟望月出赤甲山”点明题意,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山形断缺如鼍龙坐而张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月出时赤甲山的雄姿。“月自缺中腾上山顶”,“腾”字极言月光之高,表现了月光普照大地的壮丽景象。“长风浩浩挟之出”“惟滩声喧水门”。两句描绘了月出时风起云涌的景象。最后一句“高斋诗翁不可作,我亦不眠终夕看”,诗人以诗翁自比,抒发了对这美丽景色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