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开奇胜翠微间,车骑笙歌暮未还。
彦国才如谢安石,他时即此是东山。
诗句:石子涧二首
译文:
凿开奇胜翠微间,车骑笙歌暮未还。
彦国才如谢安石,他时即此是东山。
赏析:
《石子涧二首》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描绘景色和表达作者的感慨为主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历史人物谢安石的敬仰之情。范仲淹在作品中通过描写石子涧的美景,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人开篇便以“凿开奇胜翠微间”一句展现了石子涧的壮丽景色。在这里,“凿开”一词形象地描绘了人们是如何努力开发和利用这片美丽的地方。翠微,指的是绿色的天空,形容这里山青水秀,景色宜人。
诗人用“车骑笙歌暮未还”一句,描绘了石子涧中车马喧嚣的景象。这里的“车骑”象征着繁荣景象,而“笙歌”则代表着欢声笑语,反映了人们在此处的快乐生活。然而,诗人并未止步于对美好事物的描绘,而是进一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暮未还”三个字,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又暗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留恋。
诗人转而赞美了历史上的杰出人物——谢安石。“彦国才如谢安石”,这句话直接将谢安石比作杰出的人才,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谢安石是东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才华和高尚的品质著称于世。范仲淹在此处提到谢安石,是为了表达对那些具有卓越才能的人的尊重和敬仰。
诗人以“他时即此是东山”一句,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东山,是指隐逸山林的东晋名士谢安,他的隐居之地成为了后世文人向往的地方。范仲淹在此处表达了一种希望,希望自己也能像谢安一样,能够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寻找到心灵的寄托,过上平静安逸的生活。
《石子涧二首》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歌。它通过描绘石子涧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赞美历史人物谢安石,表达了对前辈们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期望;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珍惜当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