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花品似伊川,真赏应同上苑看。
众卉先收推国艳,五云高吐学仙冠。
烟苞添色资吟笔,露蕊沾香满酒盘。
匀压春丛千万朵,欲归犹复绕朱栏。

【注释】

  1. 秦川:指陕西,古为秦国之地。
  2. 花品似伊川:指牡丹花的品种像伊水(洛阳)一带的牡丹花一样。
  3. 真赏:真正的欣赏。上苑看:指的是观赏皇家园林中的牡丹。
  4. 众卉:各种花卉。国艳:国色天香的牡丹。
  5. 五云高吐:比喻牡丹花盛开时花瓣层层叠叠,好像天上的彩云。学仙冠:学仙人所戴的帽子。
  6. 烟苞(bāo):形容牡丹花含苞待放的样子。添色资吟笔:给诗人的写作增添了色彩。
  7. 露蕊(ruǐ):花未开时的小花蕾。沾香满酒盘:形容香气四溢。
  8. 匀压春丛:均匀地点缀在春天的花丛中。
  9. 欲归犹复绕朱栏:想要回家了又绕着红色的栏杆走,形容对牡丹的喜爱之情。

【赏析】
此诗是韩愈为侍中韩侍中写的一首咏牡丹之作。全诗通过描写牡丹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牡丹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秦川花品似伊川”,以秦川(今陕西)的牡丹与洛阳牡丹相比,强调了秦川牡丹的品质。接着,“真赏应同上苑看”一句,将观赏者的视角从个人扩展到整个皇宫,强调了牡丹的高贵地位。

第二句“众卉先收推国艳”,进一步描绘了牡丹的美丽,将其比作国色天香,突出其非凡的魅力。第三句“五云高吐学仙冠”,运用比喻手法,将牡丹的花朵比作仙人的帽子,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

接下来两句“烟苞添色资吟笔,露蕊沾香满酒盘”,则具体描述了牡丹的形态和香气,使得读者仿佛能够闻到那迷人的芬芳,看到那如画的风景。最后两句“匀压春丛千万朵,欲归犹复绕朱栏”,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表达了作者对牡丹的喜爱之情难以割舍,即使想要离开也要绕着红色的栏杆多停留一会儿。

这首诗通过对牡丹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这一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