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色倚天青,中有贤儒谢世荣。
自以高名传积庆,不教黄壤掩清名。
构亭傍垄同虚寝,陟岵无时见孝诚。
宁独显亲由富贵,还能厚德庇群生。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古体诗,作者不详。下面是对每一行的解析:
武夷山色倚天青,中有贤儒谢世荣。
武夷山以其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而著称,这里的“武夷”指的是中国福建省的武夷山。诗中说,这如画的山水之中,有一位贤德的文人谢世荣。
自以高名传积庆,不教黄壤掩清名。
谢世荣自视甚高,他的高洁名声足以让他在死后也能受到子孙后代的纪念。他不会因为他去世而被埋入黄土之下,被世人遗忘。
构亭傍垄同虚寝,陟岵无时见孝诚。
谢世荣在山上建造了一座亭子,这座亭子就坐落在他坟墓的旁边,仿佛是他的墓地,但他并没有真正地在那里安息。他在山上俯瞰家乡,却无法常常见到自己的子女对他的孝顺之情,这种思念之情深深地表达了他对家庭的挂念和亲情的眷恋。
宁独显亲由富贵,还能厚德庇群生。
谢世荣不仅因为自己的富贵而让家族显赫,更有着深厚的道德品质来保护和照顾他人。他通过自己的行为,展示了什么是真正的家族荣耀和社会责任。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对家庭和责任的深刻理解和实践。诗人通过对谢世荣的描述,展现了一个有远大志向、高尚品德的人的形象。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和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