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自朱黄逝,人多名利趋。
独传真统绪,惟下实工夫。
粹德两朝慕,清风四海孤。
斯文端未丧,千古起廉隅。
【注释】:
道自朱黄逝:指道家之道,从红色黄色的朱红中消逝。
人多名利趋:许多人都追求名利。
独传真统绪:只有能继承真传的人才能得到重视。
惟下实工夫:只有踏踏实实努力的人才能取得成就。
粹德两朝慕:纯朴的德行受到两朝人的敬仰。
清风四海孤:高洁的风姿在四海都是孤独的。
斯文端未丧:这样的文化精神并未丧失。
千古起廉隅:永远激励着人们向善。
【赏析】:
《挽北山子何子三首》,是唐代诗人李翱的作品。此诗为作者追悼友人何子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首联“道自朱黄逝,人多名利趋”,意为道家的学说随着朱红色的消亡而逝去,人们大都追逐名利。这里用朱红色来比喻道家学说,表示道家学说已经逐渐消失,被世人遗忘。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的变化,人们不再注重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而是更加关注名利得失。这种变化使得道家学说在社会上的地位逐渐降低,甚至被人忽视。
颔联“独传真统绪,惟下实工夫”,意为只有那些真正传承了道家学说的人才能得到世人的认可。这里的“真统绪”指的是道家的真正学问和思想,而“实工夫”则是指那些能够将道家学问付诸实践的人。这两句话强调了传承道家学说的重要性和实践性,指出只有真正理解和实践道家学问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道家学者。
颈联“粹德两朝慕,清风四海孤”,意味着纯正的道德品质受到历史上两代人的高度赞誉,而清高的风范却独自存在于四海之内。这里的“两朝”可能指的是两个朝代,即唐代和宋代。而“四海孤”则表明其道德风范独特且难以被世俗理解。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友人高尚道德品质的赞美和对其独特风格的欣赏。
尾联“斯文端未丧,千古起廉隅”,意味着虽然斯文(此处指文学或知识)可能会有所损失,但是这种损失不会延续到未来。这里的“斯文”可能是指文人、学者的知识或才华。而“廉隅”则是指正直的品格和行为。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高尚品德的赞赏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他相信,只要有人继续传承和发展这些美德,就能够保持斯文不灭,并为后世树立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