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官濩落笑如初,只合空山去读书。
不稼不渔无活计,谩将名氏玷公车。
《寓京二首》是宋朝俞桂的作品。俞桂生活在北宋末年,是一位著名的词人。他的一生充满坎坷,曾官至户部员外郎、集贤殿修撰等职。然而,由于政治斗争等原因,他最终被贬谪至岭南。在这段艰难时期,他写下了许多感人肺腑的诗词,其中《寓京二首》就是其中的佳作之一。接下来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 诗句释义与分析:
- “一官濩落笑如初”:这里“一官”指的是官职,“濩落”意味着职位的失落,“笑如初”则表示对现状的淡然和乐观态度。整句诗表达了尽管身处困境,但俞桂仍然保持一种豁达的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只合空山去读书”:这里的“只合”可以理解为只能,“空山”则指代僻静的山林,暗示了作者想要远离尘世的喧嚣,回到自然的宁静中去。
- “不稼不渔无活计”: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束缚的不满,以及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 “谩将名氏玷公车”:这句诗中的“名氏”指的是个人的名字或名声,“玷公车”则是说如果随意使用,可能会玷污了公共的车辆,比喻自己的名字或名誉可能会影响到正常的公务活动。
- 译文与注释:
- 译文:我作为一个小官,现在却依然保持着那种自得其乐的态度,只适合在深山中隐居读书。我不想像别人那样辛勤劳动谋生,也不想随便玷污了公务人员的车马。
- 注释:
- “一官濩落”:指官员的地位或身份已经丧失。
- “笑如初”:表示对现状的坦然接受或不在乎。
- “空山”:通常指偏僻而寂静的地方,这里用来象征隐居的理想之地。
- “不稼不渔”:指不从事农业和渔业等生产活动。
- “无活计”:没有生活来源或工作机会。
- “谩将名氏玷公车”:意指随意使用自己的名号或地位,可能给公务活动带来麻烦。
- 赏析与背景:
- 在宋代,官场竞争激烈,许多官员因各种原因被贬到边远地区。俞桂的这首《寓京二首》就反映了他在仕途不顺时的心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疏离感。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
- 在这首诗中,俞桂运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空山”、“湖边”、“木犀初放”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这些意象不仅美化了诗歌,也让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俞桂的《寓京二首》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和时代背景相结合的诗词,也是宋代文人心态的一种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加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