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朝市两相忘,寂寂幽居兴味长。
雨过竹侵书帙净,风轻花落砚池香。
三杯卯酒醉未醉,一枕午窗凉更凉。
人境结庐元不俗,渊明何必定柴桑。
范仲山以涧谷居自号为赋二首
山林朝市两相忘,寂寂幽居兴味长。
雨过竹侵书帙净,风轻花落砚池香。
三杯卯酒醉未醉,一枕午窗凉更凉。
人境结庐元不俗,渊明何必定柴桑。
注释:
范仲山:即范成大,南宋诗人。涧谷居:指隐居在深山中。
三杯卯酒醉未醉:喝了三杯酒之后,仍然感觉像是没有醉的样子。
一枕午窗凉更凉:睡在床上的时候,感受到的是一种比白天更为清凉的凉爽感。
人境结庐元不俗:在人间居住并没有什么不自然的地方,就像陶渊明一样,他选择在柴桑隐居。
赏析:
这首诗是范仲山对隐居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他以“涧谷居自号”来表明他的隐居生活状态,表示自己已经忘记了城市的喧嚣和名利的争斗。在诗中,他描绘了山林中的寂静与清雅,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雨过竹侵书帙净,风轻花落砚池香”这两句,描绘了一个静谧的读书环境。雨后竹林更加翠绿,而书籍也显得更加干净;风轻轻吹过,花落下砚池,散发出阵阵清香。这些细节描写,都展现了范仲山对自然的热爱和他内心的宁静。
“三杯卯酒醉未醉,一枕午窗凉更凉”则表现了他的酒量和对凉爽环境的享受。喝下三杯酒后,仍觉得像没有喝到一样,而午间躺在床上,又感受到了一种比白天更为清凉的感觉。这些描述,既展现了他的豪爽性格,也反映了他在大自然中的舒适与自在。
“人境结庐元不俗,渊明何必定柴桑”则是范仲山的一种人生态度的体现。他并不认为在尘世中居住有什么不同寻常之处,就像是陶渊明那样,选择了在柴桑这样的隐逸之地过着简单而快乐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范仲山对自然的热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他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