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夫纵诞争说相,口角澜翻如剪样。
眼中元不识英奇,随世炎凉分下上。
贡谀乞得贵人诗,红签彩轴珍携持。
未遭穷士或有赠,烂在酱瓿问不知。
如斯等辈真肉眼,砂里精金岂能拣。
古朴相士却不然,品题每在未遇前。
前时赠诗纸欲朽,逢人夸张不去手。
古朴相士真识人,识人须要当贱贫。
信知巧者尽虚伪,惟有朴者全天淳。
愿君终身如此朴,俗态高低不须学。
诗句解析与译文:
- 巧夫纵诞争说相,口角澜翻如剪样。
- 描述某人(可能是指诗人自己)在谈论或展示其才华时,态度轻浮且夸张。”巧夫”指的是擅长言辞的人,”争说相”表示他们争相表达自己的意见或看法。”口角澜翻如剪样”形容言辞激烈、尖锐,就像锋利的剪刀一样。
- 眼中元不识英奇,随世炎凉分下上。
- 此人自视甚高,认为自己有非凡的才能和见解,但别人(包括诗人)却并不这样认为。他们根据社会地位或个人喜好来评价一个人的能力,这种偏见使得一些人无法认识到真正的英奇。
- 贡谀乞得贵人诗,红签彩轴珍携持。
- 这些人通过献媚和奉承来获得他人的赏识和赞美,他们的诗歌被标榜为珍贵,以红签和彩轴的形式携带着。这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即人们倾向于赞美那些能够讨好他们的人。
- 未遭穷士或有赠,烂在酱瓿问不知。
- 对于那些贫穷但有才学的人,即使他们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或赞赏,也往往被人遗忘。这里的“烂在酱瓿”比喻那些人才因为贫困而被埋没。
- 如斯等辈真肉眼,砂里精金岂能拣。
- 讽刺那些只看重表面现象、不深究实质的人,就如同在沙子中寻找金子一样,是不可能找到有价值的东西的。
- 古朴相士却不然,品题每在未遇前。
- 与上述情况相对,古朴的相士(可能是指真正懂得识别人才的人)总是在别人还没有遇到困难或机遇的时候就已经预见并给予帮助。
- 前时赠诗纸欲朽,逢人夸张不去手。
- 诗人曾经收到的赞美之词已经变得陈旧无用,甚至纸张都快要腐朽了。然而,每当有人夸赞,诗人还是会不自觉地夸大其词,表现出一种无法抑制的欲望。
- 古朴相士真识人,识人须要当贱贫。
- 真正的相士能够真正地认识人的本质和价值。这需要一种淡泊名利的心态,不被外界的评价所影响。
- 信知巧者尽虚伪,惟有朴者全天淳。
- 诗人相信那些善于玩弄技巧的人都是虚伪的,只有朴实无华的人才能真正保持内心的纯真和善良。
- 愿君终身如此朴,俗态高低不须学。
- 希望那些看到此诗的人能够始终保持朴实无华的品质,不必羡慕世俗中的高低和变化。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方式,揭示了社会上某些人的虚伪和浅薄,以及真正懂得欣赏人才的人的真诚和质朴。诗人通过自身的经历和观察,表达了对那些只注重外表而忽视内在品质的人的批评,同时也赞扬了那些真正懂得欣赏和尊重他人的人。整首诗语言生动,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