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无非逐臭夫,卜邻幸喜得文儒。
堵居原宪贫而乐,瓢饮颜回退若愚。
粗有田园供菽水,更无酒肉混庖厨。
古来隐士无过此,叹息吾今德已孤。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举世无非逐臭夫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上那些追逐名利,不择手段的人的批判。”举世”意味着全世界,”无非”则表示没有例外,”逐臭夫”暗指那些追求世俗利益而忽略道德品质的人们。整体来看,这一句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高尚品德的向往。

  2. 卜邻幸喜得文儒 - 诗人在寻找居所时,很高兴能找到一个有文化素养的邻居,即”文儒”。这里的”卜邻”指的是选择住宅或住所的过程,”幸喜”表达了一种意外的喜悦或满足感。

  3. 堵居原宪贫而乐 - 这里用到了典故“原宪”,原宪是战国时期著名的隐士,以贫穷自守为荣,过着清苦的生活但内心充实快乐。诗人通过引用原宪的故事,表达自己即使生活在贫困之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快乐和满足。

  4. 瓢饮颜回退若愚 - “瓢饮”是一种古代隐者的生活方式,使用葫芦作为饮具,生活简朴。”颜回”则是孔子的弟子之一,以其谦逊和智慧著称。此句比喻诗人虽过着隐居的生活,但保持着谦逊和智慧的态度,不被物质所困扰。

  5. 粗有田园供菽水,更无酒肉混庖厨 - 此二句描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虽有农田可供耕种,足以供给基本的生活需要(”粗有田园”),却不再需要多余的酒肉(”更无酒肉混庖厨”)来增加生活的奢华和享受。这表明诗人追求的是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

  6. 古来隐士无过此,叹息吾今德已孤 - 最后两句是对整个诗歌主题的总结,诗人通过对历史隐士生活方式的回顾,感叹现今自己已经难以找到志同道合的隐士伴侣。这种孤独感可能源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未能实现,或是对现实社会价值观的失望。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通过对原宪、颜回等隐士的描绘,以及对田园生活的赞颂,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简朴生活的执着和对物质追求的排斥。同时,诗人也流露出对孤独的感慨,反映了他在当时社会中的孤立感和对精神独立价值的强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文人的浪漫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