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子纷纷见每卑,鸾凰鸡鹜谩相随。
当时一笑无人解,此意宁容俗士知。

【注释】

余子:其他的人。纷纷:杂乱的样子。见:同“现”。每:总是,无一例外。卑:低下,指地位低微。鸾凰:凤凰一类的禽鸟。鸡鹜:鸡鸭一类的家禽。谩:徒然,白白地。相随:跟随,指追随、依附。当时:指当世之时。一笑:开怀大笑。无人解:没有人能理解。宁容:怎么能容得下。俗士:庸俗之士。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叹张舍人抱啸堂的诗。诗人借对张舍人的赞颂,抒发了作者不愿与世俗之人交往的思想情怀。

首联:“馀子纷纷见每卑,鸾凰鸡鹜谩相随。”意思是说其他的一些人总是表现出一副卑躬屈膝、阿谀奉承的样子来讨好张舍人,而高贵如鸾鸟和凤凰,却只能像鸡鸭那样的家禽一样,跟着别人一起前来凑热闹。这里的“馀子”指那些趋炎附势、卑躬屈膝的人。“纷纷”形容众多。“见”是动词,意为“出现”。 “每”通“唯”,只有。“见每卑”的意思是这些人都只有一种表现,那就是卑躬屈膝、阿谀奉承。这里通过夸张手法,表达了对这些人的厌恶之情。

颔联:“当时一笑无人解,此意宁容俗士知?”意思是说张舍人当时开怀大笑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能够理解他的深意,更不用说庸俗的世人了!“当时一笑”指张舍人在抱啸堂中开怀大笑的情景,这个场景应该是非常愉快、非常轻松的,但却没有一个人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所在。“无人解”中的“解”字有“理解”的意思,而在这里则是指“领悟”或“领会”。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强调了张舍人的高洁品格和非凡才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之人的不满和不屑一顾的态度。

颈联:“当时一笑无人解,此意宁容俗士知?”这是整首诗的关键一句,它不仅揭示了张舍人的高洁品格和非凡才华,还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之人的不满和不屑一顾的态度。这里的“此意”指的是张舍人的高洁品格和非凡才华。“宁容”则表示“岂能容忍”、“怎能忍受”。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强调了张舍人的高洁品格和非凡才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之人的不满和不屑一顾的态度。

尾联:“此意宁容俗士知。”意思是张舍人的高洁品格和非凡才华岂是一般人所能理解和接受得了的。这里的“宁容”表示“岂能容忍”、“怎能忍受”。这句诗再次强调了张舍人的高洁品格和非凡才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之人的不满和不屑一顾的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张舍人抱啸堂的描述,赞美了他的才华和品质,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不愿与世俗之人交往的思想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