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寻山伐木,子猷爱竹叩门。
我已烟霞痼疾,每逢佳处开樽。
注释:
康乐:指谢灵运,字康乐。
子猷:指王献之,字子猷。
烟霞痼疾:形容自己对山水的热爱和痴迷。
开樽:打开酒樽,畅饮。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人以谢灵运、王献之自比,表达了自己对山水的热爱和痴迷之情。
首句“康乐寻山伐木”,用典故表达自己对山林的向往。康乐,即谢灵运,他喜欢在山中寻找木材,建造房屋,过着隐居的生活。这句诗表达了他对山的热爱和向往之情,也暗示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次句“子猷爱竹叩门”,用典故表达自己对竹子的喜爱。子猷,即王献之,他特别喜欢竹子,每当看到竹子时就会敲敲门。这句诗表达了他对竹子的喜爱之情,也暗示了自己对高雅艺术的追求。
第三句“我已烟霞痼疾”,用典故表达自己对山水的痴迷。烟霞,即山水景色,痼疾,即病,这里是说他已经对山水的美景产生了深深的痴迷感。这句诗表达了自己对山水的深爱和痴迷之情,也暗示了自己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末句“每逢佳处开樽”,用典故表达自己在山水美景中的畅饮之情。这句诗意味深厚,表现了诗人在欣赏美景时的愉悦心情以及与古人同饮共乐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