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上堤沙,春晴散望赊。
衰年花近眼,久客梦还家。
映日孤鸿没,迎风双燕斜。
平生江海意,早晚送浮槎。

【注释】

上堤:登高到堤上。沙:指水边沙岸,即沙洲。赊:远。衰年花近眼:指老之将至。衰年多病,视力减退,故花在眼前也感觉模糊不清。梦还家:梦中回到家乡。映日孤鸿没:映入眼帘的是一群孤雁在夕阳下飞行。迎风双燕斜:迎着春风飞来的是一对燕子。浮槎: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船,形似木筏,可载人升空,因传说中有仙气,所以叫“浮”。江海意:指归隐之意,泛指志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首联“春水上堤沙,春晴散望赊。”写登上堤岸,远眺春天的景色。首联点明时间,地点及天气。“水”,指春水,即春天的河水;“沙”,指水中的沙洲。“春水上堤沙”一句,以“春”字为线索,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图。“春晴散望赊”,春晴之后,人们的心情舒畅,视野开阔,自然可以放开眼界,远望天边。

颔联“衰年花近眼,久客梦还家。”描写自己年岁渐长,眼力衰退,而久客思归的情绪更加迫切。这两句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衰年”指年老之时;“花近眼”,指眼花看不清楚花朵的样子了,暗喻视力衰退;“久客”,指长期在外作客;“梦还家”则表达出作者思念家乡之情。

颈联“映日孤鸿没,迎风双燕斜。”写眼前的景物,借景抒情。“映日孤鸿没”,指夕阳下一只孤独的大雁消失在视线之外,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凄凉;“迎风双燕斜”,则表现了燕子随风飞舞,形成斜掠天空的美丽姿态。

尾联“平生江海意,早晚送浮槎。”诗人以自己的志向与愿望作为收尾,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之情。“生平江海意”指诗人一生向往江海,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尾联用典,“浮槎”,传说中乘着木筏上天的船,这里指乘木筏上天。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诗人以自己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自己晚年时对于人生、对于自然的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