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林叶脱减秋声,山拥秋光到眼明。
秋兴悲秋俱有赋,安仁宋玉是前生。
【注释】
下章安:即《下江陵》,作者为元结、张蠙、徐凝等。安杜渎:即《安杜曲》。杜,地名。唐时属江南道宣城郡。
秋声:指秋天的风雨声。风林叶脱,秋风萧瑟,树叶飘落,发出凄切的声响。
拥:包围。
眼明:眼睛明亮。
赋:辞赋。
安仁:南朝宋谢緿字安仁,有《九日从叔文府君游南山》诗。宋玉:战国时期楚辞作家。《九辩》中有“悲哉秋之为气也”。
【赏析】
首联写景。“风林叶脱减秋声”是说秋风扫过树林,树叶纷纷落下的声音。“秋声”是声音,“风林叶脱”是形象,二者结合,写出了秋天的特点。“山拥秋光到眼明”,这是写远景,山在远处,阳光照在山上,一片光明。这里运用夸张手法来描写景物,突出了秋天的明朗和宁静。两句诗一前一后,相互呼应。
颔联写抒情。“秋兴悲秋俱有赋”,意思是秋天的感受既有悲伤也有喜悦,所以都有赋(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抒情)来表达。“悲秋”和“喜秋”是矛盾的,但诗人却能够统一起来,说明他对秋天有深刻的感受。“安仁宋玉是前生”,这是诗人的自我感慨。他把自己比作宋玉,说自己和宋玉一样,都是前生的缘分。这既表现了自己的谦虚,也表明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执着。
全诗通过写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和独特氛围。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展现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