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是清溪近处居,在官却与在家如。
柳风拂岸时鸣橹,梅月横窗夜读书。
休问舟闲无唤渡,须知水到自成渠。
俸钱已足供薪粒,比著箪瓢尽有馀。
【赏析】
这是一首咏官居的诗。首联写官居之近水而仿佛在家,以“清溪”比官途。颔联写在官与在家一样,都须勤学苦读,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颈联写自己任官虽无俸禄却有俸钱可资生活。尾联写俸钱虽多却不如箪瓢(古代一种食器)来得丰富,以见清贫之乐也。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远,是一首很有特色的作品。
这首诗开头两句,说官居傍河就像在家,这大概是诗人由居宅旁河、水边小憩的悠闲自在联想到官场上清闲无事的安逸吧。这种联想,很自然地为后文作了铺垫。
“合是清溪近处居”,是进一步发挥前面的意思。既然官居傍河,那么,在官和居家又有什么不同?“清溪近处居”的“清”,既指官居傍水的地理位置,又指官居傍水的生活环境。这里,“清溪”一词,不仅点明了官居的地理环境,而且还暗示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喜爱之情。“合”,就是应该,是说既然“清溪近处居”了,就应该像“清溪”那样,清静恬适,安居乐业。“在官”的“在”字,与前面的“合”字相对应,也是说既然“清溪近处居”了,就应该像“清溪”那样,安闲自得,不思进取。“在官”二字,是说诗人虽然身在官位,但却像在家一样,可以过着清闲自在的生活。“如”即“如同”,“在家”的“在”,与前面的“在官”相对应,也是说诗人虽然身在官位,但却可以像在家一样过着清闲自在的生活。“在家”二字,是说诗人虽然没有做官,但却能够像在家一样地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这里的“在家”,既指诗人自己的家乡,又指诗人自己曾经向往过的隐居之地。
三、四两句,承前启后,进一步说明自己为什么能够在“清溪近处居”而又“在官”。这是因为诗人自己认为,“柳风拂岸时鸣橹”的官居生活,与“梅月横窗夜读书”的居家生活并没有什么差别。“柳风拂岸时鸣橹”,既写出了官居的环境之美,又有“柳风拂岸时鸣橹”的意境之美。“梅月横窗夜读书”,则是写出自己居家生活的情趣。“梅月横窗夜读书”,既是说自己在官位上没有俸禄却有俸钱可以供自己使用,也可以说是说自己在家中没有俸禄却有俸钱可以供自己使用。这里的“梅月”,既指梅花开放时月光明亮的情景,又指梅花开放时的月色之美。“横窗”二字,既指书桌上的书横放在窗台上,又指书房中的窗户敞开着,可以欣赏到窗外的美景。“夜读书”、“读书”,是说自己在官位上虽然清闲自在,但却仍然不忘学习、勤于思考。这里的“夜读书”,既是指夜晚阅读书籍的情况,又是指夜晚阅读书籍时的情景和心情。“夜读书”、“读书”,既指自己在家中虽然没有俸禄却仍然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又是指自己在家中虽然没有俸禄却仍然热爱学习、热爱思考。这里的“读书”,既是说家中虽然没有俸禄却仍然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又是说自己在官位上虽然没有俸禄却仍然勤于学习、勤于思考。“比著箪瓢”(箪、瓢,都是古代用来装饭食的器皿),是说自己在家中虽然没有俸禄却仍然热爱学习、热爱思考,这与在官位上虽然没有俸禄却仍然热爱学习、热爱思考是一样的。这里的“比”,是比喻的意思,意思是说自己在家中虽然没有俸禄却仍然热爱学习、热爱思考,就像在官位上虽然没有俸禄却仍然热爱学习、热爱思考一样。“箪瓢”,是古人用以贮米和盛水的竹器。“比著箪瓢”,则是指自己即使在贫穷的情况下仍然热爱学习和思考。
这首诗最后二句,用反诘的语气来表达自己对于清贫生活的喜爱之情。“休问舟闲无唤渡”,是说即使没有俸禄也可以过得很好啊!“须知水到自成渠”,是说只要努力学习就可以取得成就啊!“舟闲”,指船夫闲暇无事的时候。“水到”,指水流自然形成渠道的时候。这里,诗人用这两个词,既表明了自己的清闲自在,又表现出了自己的勤奋努力。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即使没有俸禄也可以过得很好啊!只要努力学习就可以取得成就啊!这里的“舟闲”,既是说船夫闲暇无事的时候,也是说自己的生活清闲自在;这里的“水到”,既是说水流自然形成渠道的时候,也是说自己的人生道路已经找到了方向。这两句话既表明了自己对于清贫生活的喜爱之情,又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的语言朴实自然,含义深刻隽永。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生活情景,表达了自己淡泊明志、勤奋努力的人生理想和追求。同时,诗歌也揭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咏官居的诗作,更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