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经灵运推不去,爱酒渊明挽不来。
无复种莲人作社,空馀写影佛成台。

【注释】

翻经:佛教经典。灵运:谢灵运,东晋诗人、画家。推不去:推脱不掉。爱酒:喜爱喝酒。渊明:《世说新语》记载陶渊明“常著文章自娱”,又“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即欣然忘食”。这里用他自号“五柳先生”,以表明自己超然物外,与世无争。挽不住:拉不回来。无复种莲人:不再像过去那样有人种莲花了。作社:结社。写影:指绘画或雕刻的佛像。成台:建造佛塔,也指佛塔。

【赏析】

这是一首托古抒怀诗,作者假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话,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厌倦之情。全诗一气呵成,语言平易自然,风格清新淡远。

首联“翻经灵运推不去,爱酒渊明挽不来”,是化用陶潜的诗句和典故。陶潜《咏荆轲》诗中有“惜哉剑术疏,奇功遂莫叙”句,意思是惋惜他的剑术不精,没有留下功绩可述,此诗借以慨叹才华不被重用。谢灵运曾为山涛所荐,但因恃才傲物而不得重用。谢灵运曾游东土,在永嘉时,曾登临会稽的永安寺,登上高处眺望远方,看到江海滔滔滚滚而来,心中感慨万千,写下了《登永嘉绿嶂岭》这首诗。谢灵运在这里运用了典故。第二句“爱酒渊明挽不来”,是说自己喜欢喝酒(渊明是陶渊明的字),可是陶渊明却不愿意喝酒(渊明有“吾党之直者,知不可并入乡党”的名言)。第三句“无复种莲人作社”,是说自己已经没有了过去那种闲适的心情,不会再去做一些闲情逸致的事情了。这几句诗,既表现了自己的志向,同时也流露出了对于仕途的失望。“作社”是指古代的一种民间组织形式。第四句“空余写影佛成台”,“写影”是比喻写作或者绘画的意思,第五句则是说只有佛像才能成为高僧,因此只能空留佛像而已。这两句诗是说自己虽然有写作的才能,但是没有找到施展自己的舞台。整首诗都是抒发自己对于官场的无奈和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于世俗的厌恶。

颔联“无复种莲人作社,空馀写影佛成台”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于官场的失望。这里的“种莲人”,指的是过去那些善于种植莲花的人,这些人在种下莲花之后,还要举行各种仪式来祈求丰收,这些仪式都是需要人力来完成的。而如今,再也没有人愿意去做这些事情了。因为现在的人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只注重名利而不注重感情,所以没有人愿意再去种莲花了。至于“写影”一句,则是借用了佛教中的“影身”之说,认为只有佛像才能够真正地体现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因此只有佛像才能够成为高僧。而其他的事物则只是表面的东西,不能够真正地代表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因此也就无法真正地代表一个人的精神风貌。

尾联“无复种莲人作社,空馀写影佛成台”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于官场的失望。这里的“种莲人”指的是过去那些善于种植莲花的人,这些人在种下莲子之后,还要举行各种仪式来祈求丰收,这些仪式都是需要人力来完成的。而如今,再也没有人愿意去做这些事情了。因为现在的人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只注重名利而不注重感情,所以没有人愿意再去种莲子了。至于“写影”一词,则是借用了佛教中的“影身”之说,认为只有佛像能够真正地体现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因此只有佛像才能够成为高僧。而其他的事物则只是表面的东西,不能够真正地代表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因此也就无法真正地代表一个人的精神风貌。

这首诗是一篇托古抒情之作,通过描写自己对于官场的厌倦之情,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明快,结构严谨紧凑,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艺术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