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诗未后高常侍,献赋犹先杜拾遗。
摘句搜章终底用,求田问舍悔全迟。

让我们逐句来解读这首诗。

始年四十二(注释:开始的年纪)
学诗未后高常侍(注释:学习诗歌没有超过高常侍)
献赋犹先杜拾遗(注释:向皇帝献赋文,还是比不过杜甫)
摘句搜章终底用(注释:搜索诗句的精华,最后都没有用到)
求田问舍悔全迟(注释:想要田地和房产,最终后悔没有及时行动)

我们逐行分析并赏析。

始年四十二(注释:开始的年龄是四十一岁)
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年龄,同时也反映了他的文学成就与当时社会的期待之间的矛盾。诗人虽然年纪轻轻,却已经有着深厚的文学造诣,这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也反映出他个人的才华和努力。

学诗未后高常侍(注释:学习诗歌没有超过高常侍)
这里诗人谦虚地表达了自己在学习诗歌方面的成就,并没有超越当时的知名诗人。这既体现了诗人对自己文学成就的清醒认识,也反映了他在追求文学高峰过程中的谨慎态度。

献赋犹先杜拾遗(注释:向皇帝献赋文,还是比不过杜甫)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创作上的竞争意识。尽管诗人在献赋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与杜甫相比时,仍然感到自己的作品有所不足。这既显示了杜甫在唐代文坛的重要地位,也反映了诗人对自身作品的严格要求。

摘句搜章终底用(注释:搜索诗句的精华,最后都没有用到)
这句诗揭示了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的一种困境。他试图从大量的诗句中寻找灵感和借鉴,但最后却发现这些诗句都未能在自己的作品中得到应用和发挥。这反映了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的困惑和无奈,也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深刻思考。

求田问舍悔全迟(注释:想要田地和房产,最终后悔没有及时行动)
最后一句诗则反映了诗人在生活追求上的矛盾心理。他想拥有土地和房产,但又因为犹豫不决而失去了机会。这种矛盾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对未来的渴望。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人生选择的深思,以及对于错过机会的悔恨。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诗歌创作和生活追求中的困惑和反思。诗人虽然在文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诗歌创作和生活追求上仍有所欠缺。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回顾,也是对整个时代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