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儿随母,苍颜弟对兄。
四休元易足,一笑更何营。
论事丝弦直,存心镜面平。
德人今已矣,谁与嗣乡评。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张九龄。
全诗如下:
挽伯父
白发儿随母,苍颜弟对兄。
四休元易足,一笑更何营。
论事丝弦直,存心镜面平。
德人今已矣,谁与嗣乡评。
注释:
1、白发儿随母,苍颜弟对兄。 白发儿:指自己(张九龄)年老时头发已经变白,而弟弟还在年轻时候。苍颜弟:指自己的弟弟。
2、四休元易足,一笑更何营。 四休:指四次辞官。元:古代的一种货币单位。易:容易。 一笑:指轻松愉快的心情。更何营:更加没有其他的欲望。
3、论事丝弦直,存心镜面平。 论事:谈论事情。丝弦:比喻公正无私,不偏不倚。 存心:指内心深处的思想感情。镜面:比喻清澈明净。 平:平静,稳定。
4、德人今已矣,谁与嗣乡评。 德人:品德高尚的人。 嗣:继承,接替。乡评:当地的评价,即口碑。
赏析:
这首诗是张九龄在为他的伯父送葬时所写。全诗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张九龄对伯父的深厚情感和对伯父一生品行的高度赞誉,同时也表达了张九龄对自己年老体衰的无奈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白发儿随母,苍颜弟对兄”,以白发、苍颜描绘了伯父的晚年形象,表达了对伯父岁月沧桑、风烛残年的同情。同时,也表达了张九龄对自己的青春消逝的无奈和感叹。
第二句“四休元易足,一笑更何营”,以轻松愉悦的心情表达了对伯父一生淡泊名利、安于贫贱的态度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张九龄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淡然处之的心态。
三、四两句“论事丝弦直,存心镜面平”则是对伯父品德和操守的高度赞誉。以丝弦比喻公正无私,以镜子比喻内心清静,表达了对伯父一生言行一致、内外如一的品质的赞美。
最后两句“德人今已矣,谁与嗣乡评”则表达了对伯父离世的惋惜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张九龄对自己无法继续传承伯父美德的遗憾和无奈。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伯父的怀念和敬意,又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