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鹤孤山晓,黄花栗里秋。
一身虽物外,万国尚眉头。
遗老几何在,耆英只么休。
问天天不语,江阔莫云愁。

这首诗是一首挽诗,俞提举在悼念他的一位朋友。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苍鹤孤山晓,黄花栗里秋。
  • 苍鹤:这里指的可能是鹤,因为鹤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长寿和高洁。
  • 孤山晓:指的是诗人的朋友在孤山上度过清晨,这个孤山可能是指他的朋友生前常去的地方,也可能是他的墓地。
  • 黄花栗里秋:这里的“黄花”可能指的是秋天的菊花,而“栗里”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是一个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地点。这里的“秋”字也表明了时间是在秋季。
  1. 一身虽物外,万国尚眉头。
  • 一身虽物外:表示这个人虽然脱离了世俗的纷扰,但仍然无法摆脱外界的影响。
  • 万国尚眉头:这里的“万国”可能指的是全世界的国家,而“眉头”可能指的是他为国家的事务而感到忧虑和烦恼。
  1. 遗老几何在,耆英只么休。
  • 遗老:指的是年长的退休官员,他们通常在政治舞台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
  • 耆英:可能指的是有威望和经验的人,他们通常被视为社会的支柱。
  • 么休:在这里可能是一个方言词汇,表示“不休息”,也就是继续工作的意思。
  1. 问天天不语,江阔莫云愁。
  • 问天天不语:表示诗人对上天的不满和疑惑,可能是因为他认为上天没有给予他应有的祝福或者机会。
  • 江阔莫云愁:这里的“江阔”可能指的是广阔的江河,而“云愁”可能指的是诗人心中的忧愁和不安。这里的江阔可能暗示着诗人的心情也是开阔的,不受外界的困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哀思和感慨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孤山、黄花、遗老和耆英等意象,表达了他对逝去朋友的怀念之情。诗中的“天不语”和“江阔莫云愁”等句子,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迷茫。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召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