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峨悽怆未全苏,急要诸公着力扶。
政似刈葵难放手,民如种树莫搔肤。
雪山西去三边静,沬水东来万井腴。
小队还家聊上冢,天寒早与问无襦。

【注释】

岷峨:岷山、峨眉山,泛指四川一带。

凄怆:悲伤。

急要:迫切需要。

诸公:众人。

政似:就像治理国家那样。

割葵:收割向日葵,比喻治理政务。

种树:比喻治理民情。

三边:古时指西北边疆地区。

万井:万家,形容地方大,土地肥沃。

小队:小分队。

聊上冢:略表心意,祭扫坟墓。

无襦:没有衣服穿。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任成都尹时,是一首送别诗。首句写景,二句抒情,后两句写对友人的嘱托和希望。全诗以“雪”字贯穿,一咏岷山,一咏峨眉,一咏永康,一咏三边,一咏万井,一咏无襦,一咏上冢,层次分明,脉络贯通。

“岷峨凄怆未全苏”,岷山、峨眉山上的草木,经过一场秋雨的洗礼,显得更加凄凉了。诗人在作此诗的时候,正是秋风萧瑟之时,所以用“凄怆”二字来形容。

“急要诸公着力扶”,这里用了一个“急”字,说明诗人此时的心情是多么急切啊!他盼望着众位同僚能够尽快地帮他完成治理四川的大业。这里的“诸公”指的是朝廷中的大臣们,他们是国家的统治阶层,肩负着治理国家、稳定社会的重大责任。

“政似刈葵难放手”,这里运用了一个比喻。诗人把治理国家比作刈割向日葵一样,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为治理国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智慧。同时,治理国家的成效往往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需要时间的积累和经验的总结。因此,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国家治理工作的艰辛和复杂性的理解。

“民如种树莫搔肤”,这是诗人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他提醒众位同僚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不要像对待庄稼一样随意搔抓百姓的皮肤(比喻扰民)。因为百姓是国家的基础,他们的生活质量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诗人强调,在治理国家的同时,也要关注民生问题,让人民过上安定祥和的生活。

“雪山西去三边静,沬水东来万井腴。”这里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雪花从西边飘然而下,为三边地区带来了一片寂静;沫水从东边涌来,滋润着万户人家的土地。这两句诗既展现了四川地区的美丽景色,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繁荣富强的美好祝愿。

“小队还家聊上冢”,“小队”是指小分队,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或他的随行人员组成的一个小型队伍。他们回到家乡,略表心意,祭扫坟墓。这是诗人对自己的一种情感表达,也是对自己家乡的一种眷恋和怀念。

“天寒早与问无襦”,这是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寄语。他在寒冷的冬天里,早早地关心着远方的朋友是否能够穿上温暖的衣服。这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爱之情。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珍惜。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通过描绘四川的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治理工作的艰辛和复杂性的理解。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真挚和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