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皞明朝禅祝融,杖藜能送几东风。
两崖萝蔓因依绿,一树桐华自在红。
聒聒窃脂农即事,喈喈抟黍女趋功。
细思举世谁闲得,一笑浮图倒景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皮日休所作。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三月晦东山
太皞朝明禅祝融,杖藜能送几东风。
注解:太皞即东方的春神,朝明表示太阳初升,禅祝融指的是将祝融山作为祭坛,举行祭祀活动。这里用祝融作为祭坛的代称。杖藜能送几东风,意思是说,自己虽然年老体衰,但依然能拄着拐杖欣赏春天的景色。
译文:东方的春神在清晨时分登上了祝融山,我虽年老体衰但仍然能拄着拐杖去欣赏春天的美景。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春天的赞美之情。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诗人展现了自己内心的愉悦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月晦西山
两崖萝蔓因依绿,一树桐华自在红。
注解:两崖指西山的两侧,萝蔓是指藤蔓植物,依绿表示这些藤蔓植物依附在绿树上生长。桐华是指梧桐树的花,自在红表示这些花在枝头盛开,颜色鲜艳。
译文:西山两侧的藤蔓植物依附在绿树上生长,一棵梧桐树上盛开着红花,显得格外美丽。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西山的自然景观,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美好。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于生命活力的赞美。
聒聒窃脂农即事,喈喈抟黍女趋功。
注解:聒聒是指鸟鸣的声音,窃脂农即事表示农民正在进行耕作。喈喈是鸟儿的叫声,抟黍女趋功表示女子们正在忙于收割庄稼,准备收获。
译文:鸟儿欢快地啼叫,在田间劳作的人们正在辛勤耕作;女人们忙着收割庄稼,准备迎接丰收的季节。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田园生活场景。通过描绘农田中的生活,诗人传达了对于勤劳人民的赞美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敬畏。
细思举世谁闲得,一笑浮图倒景中。
注解:细思表示深思,世谁闲得表示世界上还有谁能够真正闲下来呢?浮图倒景中表示佛祖的形象被颠倒了,暗示了世事无常、人生短暂。
译文:仔细思考一下,世界上还有谁能真正闲下来呢?佛祖的形象被颠倒了,暗示着世事无常、人生短暂。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短暂的认识。诗人通过对佛祖形象的比喻,传达了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