粲粲金钱映玉簪,荣华能得几光阴。
季伦歌妓春申客,零落秋风没处寻。

【注释】

粲:明亮,光亮。

金钱:指花,这里指牡丹。

簪:古代妇女的发饰。

季伦:东晋时人王凝之字季伦,他喜好华丽,喜欢歌妓。春申君:春秋时楚国人黄歇曾为楚相,封于春申(今河南淮阳一带),所以后人称他为春申君。

没:消失。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句以“金钱”对“玉簪”,把牡丹比作“金钱”。颔联写牡丹虽华美却“荣华能得几光阴”,意谓牡丹虽美艳一时,但生命短暂。“季伦歌妓春申客”,化用《世说新语·容止》中谢安与歌妓的一段故事。谢安游东山时,有歌妓曰王凝之妻柳氏,谢安见之,大以为美,而未敢言。王凝之妻见其意动,便问:“何所思?”谢公云:“正想佳丽,而未得。”于是遣左右扶谢公下席而言曰:“凝之的妻子,可以慰君。”王郎笑曰:“非汝所知。”因谓夫云:“我始还家,姑卧,郎从外来,恰与同坐。”既而婢请如厕,于浸水洗足。王郎自与计吏共坐一船,忽心动,误按王女,即觉重然。王知了已去,即便起。命仆吏攻觅之。既不得,乃令骑走寻之。王郎在后乘马,逐之遂至沈氏许。时天已暝,暗若有光,兼是金波之际,定目一看,乃向所卧处也,便唤车驾载女还。谢公云:“此女非凡,不可忽也!”竟不与别。王凝之亦云:“我家常痴人,不宜复尔。”

这首诗写的是王凝之妻柳氏。她不仅容貌出众,而且才华横溢。《晋书·王凝之妻传》说她能“诵诗赋数十万言,善鼓琴”。她不但才艺超群,而且气质不凡,举止高雅。据《晋书·王凝之妻传》,王凝之妻“少而好学,虽长,犹机警,识悟明敏。虽当盛满之时,而忧惧不怠,虽在雍容之日,而恭肃小心。性既贞顺,行亦淑慎。闺门之内,礼法咸修;妇德任功,家事克济。内无择言,外无异色。闺门肃雍,内外和穆。虽居长嫡之中,而心志谦柔。每言及亲戚乡党,未尝不肃敬存心;言及朋友故旧,未尝不殷勤致敬。虽当盛满之时,而忧惧不怠。虽在雍容之日,而恭肃小心。性既贞顺,行亦淑慎。闺门之内,礼法咸修;妇德任功,家事克济。内无择言,外无异色。闺门肃雍,内外和穆。虽居长嫡之中,而心志谦柔。每言及亲戚乡党,未尝不肃敬存心;言及朋友故旧,未尝不殷勤致意。”(《晋书·王凝之妻传》)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王凝之风姿俊朗、神采奕奕。“金钱”对“玉簪”,将牡丹比作“金钱”。王凝之妻柳氏则被比作“钱”。因为牡丹花开时节,正是春天,而春天又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因此人们常常用春天来象征美好。“荣华”指富贵荣华,是人们追求的东西。王凝之妻柳氏虽然贵为王妃,但是生活并不奢侈。“几光阴”意为“很短”,“几”是“短”的意思,表示时间很短。这一句的意思是牡丹虽然开得非常鲜艳美丽,但它的生命却很短暂。

第三句写王凝之对歌妓春申君的喜爱。“季伦”即王献之,他是东晋时期的名士。“歌妓春申君”指的是王献之喜爱的歌妓春申君。“零落”是指凋残败落的样子。这句诗的意思是王献之虽然喜欢歌妓春申君,但是随着时间流逝,春申君已经被遗忘了。最后一句写王凝之妻柳氏被遗弃后,四处寻找都找不到她。“秋风”比喻时光飞逝。“没处寻”表示无处寻觅。这一句的意思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凝之妻柳氏已经不在了。

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王凝之妻柳氏的美丽动人和她的命运变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