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浦霏开略彴,远山云没招提。
树底人家欲晓,隔篱仿佛鸡啼。
【注释】近浦:靠近江岸的岸边。霏开:水雾四散。略彴:指渡口的石桥。招提:寺庙。树底:树下。人家:村居。晓:早晨。隔篱:隔着篱笆。仿佛:隐约。
【解析】
此诗为作者在任建州通判时,于双林寺所作的七言律诗组。前四句写景,后六句抒情,以景衬情,情景交融;中间两联是写景的重点,上联写近景,下联写远景,近远相映成趣;颔联对仗工整,意境幽美;尾联抒发诗人对佛寺的向往之情,情真意切。
【赏析】
此诗为七绝,由景物描写引出哲理思考和人生感叹,表达了作者追求真理、探求真谛的渴望。
“双林志廉得玄晖笔法”一句,点明作者创作此诗的缘由和用意。双林志廉,即双林慧光禅师。玄晖,即智顗。据《续高僧传·双林慧光传》记载,慧光曾作偈云:“我本无家弟亦无家,云门不肯出吾家。而今更访诸人觅,谁肯随缘为汝说?”后人据此称慧光为“无家师”,又称双林为“无家寺”。此诗首联两句,即从“无家师”与“无家寺”生发而来,暗含玄晖大师的禅学思想。
“近浦霏开略彴,远山云没招提”。“近浦”指的是近处的江岸,“远山”指的是远处的山峦,“略彴”是指渡口的石桥。诗人笔下的江岸上,江面上的水雾弥漫开来,笼罩了整个江岸。而远处的山峦中,云雾缭绕,仿佛把山头都淹没了一样,看不到它的轮廓。“霏开”和“云没”都是形容雾气蒙蒙的景象,渲染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招提”指的是庙里、寺院。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诗人站在江岸上,远远地看到了山间的云雾,好像要把山都遮住一样,看不到山的真面目。而眼前的这座寺院,也仿佛被云雾所笼罩,显得朦胧而神秘,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颔联“树底人家欲晓,隔篱仿佛鸡啼”是全诗中的第二联。“树底人家”指的是树木掩映下的村舍,“欲晓”是指快要天亮了,“隔篱”则是指隔着篱笆。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树木掩映下的村舍中,人们已经准备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而远处的篱笆上似乎也传来了鸡鸣的声音,预示着新一天的生活就要开始了。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生活画面,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
此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和田园生活的七绝。诗人运用了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将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和和谐的人文景象。同时,这首诗还寓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和人生感慨。它表达了诗人对于真理和真理的追求的渴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