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昼光三接,霜台肃纪纲。
栽培指佞草,重叠上书囊。
笔橐留施设,钧枢忆赞襄。
伤心左溪路,松桧已成行。

注释:

晋昼光:《汉书.王吉传》载,王吉为冀州刺史,“见吏民被水困者,辄解衣服,身自溺之,百姓大化。时人谓王阳在上,雁伯光在下。”后以“晋昼”喻指贤能的官吏。三接:指三次升迁。

霜台:御史台的别称。肃纪纲:整顿朝纲。

佞草:奸邪小人。指那些专事阿谀逢迎的人。重叠:形容多而重复。

施设:策略或措施。钧枢:指朝廷中枢机构。赞襄:辅助。

伤心左溪路:指悲伤地回忆起过去的事。左溪路,泛指通往左溪的路。松桧已成行:意谓长满青松和桧柏的小径已经变得很长。

赏析:

《姚参政挽诗二首》:这是一首悼念已故官员的挽诗。

首句“晋昼光三接”,用典故,指三次升迁,暗指该官员曾三次提升,官运亨通。《汉书.王吉传》载,王吉为冀州刺史,“见吏民被水困者,辄解衣服,身自溺之,百姓大化。时人谓王阳在上,雁伯光在下。”后以“晋昼”喻指贤能的官吏。

次句“霜台肃纪纲”,用典,指御史台的别称。御史台是朝廷监察机构,其任务主要是纠察百官,弹劾不法。此句意为该官员任内,朝中风气清明,纪律严明。

第三句“栽培指佞草”,指专事阿谀逢迎之人。

第四句“重叠上书囊”,指该官员任内,多次上书皇帝,建议治国安邦之道。

第五句“笔橐留施设”,用典故,指朝廷策略、措施,该官员任内,该措施得以实施。

第六句“钧枢忆赞襄”,指该官员曾辅助朝廷中枢机构运转。

第七句“伤心左溪路”,用典故,指悲伤地回忆起过去的事。左溪路,泛指通往左溪的路。左溪,地名,位于今河南省信阳县境内,因流经一座小山而名。

尾联“松桧已成行”,意谓长满青松和桧柏的小径已经变得很长。松桧,均为常绿树种,耐寒不凋,象征忠贞。

这首诗是姚参政去世后,好友张继为他写的挽诗。全诗语言质朴无华,但意境深远,寓意深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