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山其下古淮濡,上驷骎骎稳着鞭。
千里八年闻皂盖,九重一旦下青毡。
名郎他日曾趋禁,静镇今朝叠典边。
簪笔侍书公雅意,薰风殿阁待诚悬。

送吴傅朋知盱眙

龟山其下古淮濡,上驷骎骎稳着鞭。

千里八年闻皂盖,九重一旦下青毡。

名郎他日曾趋禁,静镇今朝叠典边。

簪笔侍书公雅意,薰风殿阁待诚悬。

注释:

  • 龟山:指龟形的山峰,这里指位于盱眙的龟山。
  • 古淮濡:“濡”意为湿润,这里指的是古时淮水的湿润之地。
  • 上驷:《汉书·武帝纪》中有“天子之乘也,安得为下”的句子,这里的“上驷”是指天子的车驾,也就是皇帝的马车。
  • 千里:形容距离遥远。
  • 八年:指八年的劳苦和辛劳(可能指的是吴傅朋在盱眙的工作)。
  • 九重:古代帝王居住的地方叫紫宸,所以皇帝住的宫城叫做“紫宸殿”。
  • 名郎:有名望的郎官。
  • 趋禁:快步进入皇宫,表示急于得到皇上的赏识或接见。
  • 叠典边:多次担任边境的官职。
  • 簪笔侍书:手持笔,侍奉君王。
  • 薰风:暖和的风。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吴傅朋离开家乡到盱眙任职的不舍之情。全诗通过对吴傅朋过去的经历以及即将面临的工作的描写,展现了他的才华、努力以及忠诚于国家的决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朋友的祝福和期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