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皎夜光,瑟瑟扇商籁。
衡纪直西躔,云章斜左界。
感彼林薄凋,岁律倏云迈。
蜻蛚谁汝怜,悽悽鸣户外。
昔我耐久朋,着鞭道方泰。
尉藉缯缟轻,金兰旧盟改。
东井不及泉,须女无俦配。
君看贡公綦,白头愧倾盖。
[1^] 《明月皎夜光》是一首出自汉代的文人五言诗。 此诗前半部分从描述秋夜之景入笔,抒写诗人月下徘徊的哀伤之情;后半部分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同门好友“一阔脸就变”的卑劣之态,同时又表露出其不谙世故的惊讶、悲愤和不平之情。}
《行行重行行》赏析
古韵今情,相思难断
诗歌原文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无为多感伤,悢悢独不寐。
鸡鸣时报曙,阴阳气交切。
顾视世间人,强弱一大截!
心念旧恩分, tears潜潜然。
莫向普天下,传扬道真者!诗句解析
- 行行重行行:此句表达了诗人与挚友分别后,内心深深的思念和不舍。重复的叠字增强了情感的强度,突出了别离的痛苦和频繁。
- 与君生别离:直接点明了离别的原因,是生与死的分离,这种生死离别的描写加深了诗的情感深度,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主人公的绝望和痛苦。
- 相去万余里:通过数字“万”和“里”的使用,强调了两地之间的距离之远,这不仅是一种空间上的分隔,更是心灵上的距离,增加了诗意的深远。
- 各在天一涯:这里的“天一涯”形容天与天之间遥远的距离,象征着生与死、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悲哀和不可逾越的现实困境。
-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描述了主人公面对人生道路时所承受的重重困难和艰辛,同时也反映了对未来相聚可能渺茫的恐惧和不安。
- 无为多感伤,悢悢独不寐:这里表达了诗人因为离别而产生的无尽忧伤和孤独感,夜晚的不眠更增添了这份忧伤的重量,使得内心的苦楚难以平复。
- 鸡鸣时报曙,阴阳气交切:通过描写自然界的现象,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无奈感受以及生命的脆弱。昼夜的交替不仅是自然规律,也象征着生与死、欢乐与悲伤的不断更迭。
- 顾视世间人,强弱一大截: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世间弱肉强食的不满和对强者的同情,暗示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不满情绪。
- 心念旧恩分, tears潜潜然:这里的“旧恩分”指的是过去建立的深厚情谊,而“泪水潜潜然”则形容了因思念而生的无声哭泣和内心的悲伤。
- 莫向普天下,传扬道真者:这句是对那些轻信谣言、散布不实之言的人的警告,表达了诗人对真诚和真理的坚守。
- 主题思想
- 这首诗通过对生与死这一永恒的主题进行探讨,深刻反映了人在面对生死离别时的无奈、悲伤和挣扎。同时,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揭露和批判,传达了诗人对正义和真实价值的坚守。
- 艺术特色
- 采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道路阻且长”象征人生的艰难险阻;“阴阳气交切”象征生与死、善与恶之间的斗争。这些象征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深度和广度,使其不仅仅是简单的抒情诗,而是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价值。
- 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每个句子都充满了情感和力量,使得整首诗读来令人动容。特别是“无为多感伤,悢悢独不寐”等句子,不仅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展现了其情感的真实性和深度。
- 诗歌结构严谨而完整,开头两句奠定了整个诗歌的基本框架,随后通过一系列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逐步展开主题,最终以强烈的情感高潮收尾。这种结构安排使得诗歌既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又不失逻辑性和连贯性。
- 文化背景
-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人际关系观念和道德伦理观念,同时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生死、善恶等问题的看法和态度。通过对这些主题的探讨和反映,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社会价值观。
- 现代影响
- 《行行重行行》作为一首经典的古诗,对后世的诗人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现代作品仍然借鉴和吸收了这首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使其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行行重行行》以其深沉的情感、丰富的象征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部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生死、友情和人性的思考,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