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园非是学樊须,锄罢归来又读书。
董子不窥缘底事,陶公成趣爱吾庐。
华枝瘦日应抬举,草色回春莫刬除。
长遣个中消息在,此生何处不安居。

注释:

  1. 和伯氏:指作者的朋友。
  2. 为园非是学樊须,锄罢归来又读书:意为种地不是为了学习樊须那样的种树方法,种完地后回家又去读书。樊须,古代传说中的一个种树能手,据说他种树有一套独特的方法,即“樊作之木”。
  3. 董子不窥缘底事,陶公成趣爱吾庐:意为董仲舒(汉朝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没有窥探到种树的秘诀,而陶渊明却因为喜爱我家的园子而种树。董仲舒是汉朝的哲学家和政治家,而陶渊明则是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们的时代相隔了近一千年。
  4. 华枝瘦日应抬举,草色回春莫刬除:意为春天到来时,树枝虽然瘦弱但也能支撑起天空中的太阳,草色恢复生机时就不要随意铲除。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5. 长遣个中消息在,此生何处不安居:意为我常常把这种感受藏在心中,无论身处何方都能感到宁静与满足。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歌,通过描绘种树的过程和感受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诗人成功地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