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日延荒寺,秋声不可歌。
磬中闻午至,石上见寒过。
野鸟心常肃,孤僧鬓已皤。
欲归情不尽,门外夕阳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重九日法轮庵次凤山韵》。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竟日延荒寺,秋声不可歌。
磬中闻午至,石上见寒过。
野鸟心常肃,孤僧鬓已皤。
欲归情不尽,门外夕阳多。
注释:
- 竟日延荒寺:整日在荒废的寺庙里度过。
- 秋声不可歌:秋天的声音(风声、落叶声等)无法用诗歌来表达。
- 磬中闻午至:听到钟声在中午响起。
- 石上见寒过:看到石头上的霜雪融化。
- 野鸟心常肃:野鸟的心经常保持严肃。
- 孤僧鬓已皤:孤独的僧人(法空)头发已经花白了。
- 欲归情不尽:想要回家的心情却难以完全表达出来。
- 门外夕阳多:门外的夕阳景色十分迷人。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在重阳节(九月九日)法轮庵附近的凤山游览时所作。诗中描绘了寺庙、秋声、磬声、霜雪、野鸟、孤僧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受。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