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遗俗在,兴教更烦君。
地产无名木,春生半水芹。
诗歌麟趾化,笔补鳄鱼文。
莫厌官毡冷,相期粉省芸。

诗句解释与赏析

第一句:昌黎遗俗在,兴教更烦君。

  • 昌黎遗俗: 指的是唐朝的风俗习惯,昌黎即指唐代诗人王昌龄(字少伯)的故乡。
  • 兴教: 这里指兴办教育、传播文化。
  • : 指赵明叔,可能是一位官员或学者。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对赵明叔在潮阳地区推广教育、传承文化的敬意和期待。昌黎的风俗得以保留,而赵明叔则肩负着振兴教化的责任。

第二句:地产无名木,春生半水芹。

  • 地产无名木: 指出土地资源丰富,但可能未被充分开发或利用。
  • 春生半水芹: 春天时,水芹在水中生长,形象地描绘了潮阳地区的自然环境。
  • 赏析: 这句描述了潮阳的地理环境,虽然没有直接提到赵明叔,但也隐含了对他可能带来的积极变化的期望。

第三句:诗歌麟趾化,笔补鳄鱼文。

  • 麟趾化: 比喻文学艺术的繁荣,如同麒麟之趾一般吉祥。
  • 笔补鳄鱼文: 用笔来纠正和补充不足之处,暗喻赵明叔通过教育和学问来提升当地的文化水平。
  • 赏析: 这句诗赞美了赵明叔通过教育和学问来提升当地文化水平的努力,表达了对他工作的肯定和赞赏。

第四句:莫厌官毡冷,相期粉省芸。

  • 官毡冷: 指官场上的艰辛,暗示了赵明叔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 粉省芸: 粉省指节省开支,芸指种植蔬菜,这里可能暗指赵明叔在教育上的投入和努力。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对赵明叔在教育工作上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精神的赞扬和期待。同时,也暗示了他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投入。

综合分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赵明叔在潮阳地区教育工作的期待和赞扬。诗中的关键词包括“昌黎遗俗”、“兴教”、“地产”、“春生半水芹”、“诗歌麟趾化”、“笔补鳄鱼文”等,都富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象征意义。通过对这些词汇的解读和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整首诗的意境和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