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僧如槁木,住处远人烟。
山有千年寺,名因一派泉。
堂虚遗像暗,壁败野藤穿。
法座空尘积,无人来叩禅。

孤僧如槁木,住处远人烟。

山有千年寺,名因一派泉。

堂虚遗像暗,壁败野藤穿。

法座空尘积,无人来叩禅。

注解:

  1. 孤僧如槁木:孤寂的和尚如同枯树一样。
  2. 住处远人烟:寺庙远离人群,人迹罕至。
  3. 山有千年寺:山上有着历史悠久的寺庙。
  4. 名因一派泉:因为泉水而得名。
  5. 堂虚遗像暗:寺庙中的佛像已经模糊不清了。
  6. 壁败野藤穿:墙壁破损,野藤穿过。
  7. 法座空尘积:佛座上积满了灰尘。
  8. 无人来叩禅:没有人来这里打坐修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寂静而古老的寺庙画面。诗人以“孤僧如槁木”开篇,形象地刻画出了僧人孤独的状态,仿佛一棵枯萎的树木。接着,“山有千年寺,名因一派泉”两句,诗人将寺庙和泉水联系起来,展现了寺庙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堂虚遗像暗,壁败野藤穿”两句则是对寺庙内部的真实写照,佛像已经模糊不清,墙壁破损,野藤穿过。最后,“法座空尘积,无人来叩禅”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寺庙的冷清和无人问津的感叹。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寺庙的古老、寂静和无人问津的现状。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世俗生活的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