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风度不尘埃,幻作东西两洞来。
惟有桑田变陵谷,直从心地起楼台。
水于曲处流觞出,山到尽头留屐回。
倦客几时归去得,税园随分买花栽。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

第一句:主人风度不尘埃,幻作东西两洞来。

  • 注释:主人的风度高尚,没有世俗的污秽。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主人高洁的品质和超脱尘世的境界。”主人”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者某个人物,而”不尘埃”则形容其人品高尚、无瑕。同时,”幻作”一词意味着这一切似乎只是幻觉或者比喻,强调了这种超凡脱俗的存在是虚幻的,但即便如此,它仍旧让人感到震撼和敬仰。

第二句:惟有桑田变陵谷,直从心地起楼台。

  • 注释:只有桑田变成了陵谷,直接从心地升起了楼台。
  • 赏析: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一种理想化的景象,通过对比自然界的变化(如桑田变成陵谷)与人类心灵的创造(如楼台)来表达诗人对于自然与人的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在这里,“惟有”强调了变化的唯一性和重要性,而“直从心地起”则暗示了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源自于人心。

第三句:水于曲处流觞出,山到尽头留屐回。

  • 注释:水流弯曲的地方流出酒杯,山走到尽头时留下木屐的痕迹。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和谐与平衡的画面。”流觞”是一种古代的饮酒方式,这里可能指的是在山间溪流中举行的一种雅致活动。而”留屐回”则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在山间行走后留下的脚印,象征着他们留下的足迹以及他们对这个地方的记忆和影响。

第四句:倦客几时归去得,税园随分买花栽。

  • 注释:疲倦的旅人何时才能回到故乡?随意购买一些花草来装饰园子。
  • 赏析:最后一句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尽管旅途劳顿,诗人仍希望有机会回归故土,并在自己的小园中增添一些花草,以美化环境。这不仅是对家乡的眷恋,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无论身在何处,都不忘记欣赏和享受周围的自然美景。

总结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诗人通过巧妙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紧密结合,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返璞归真的态度。同时,这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