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不知身是客,却疑身是老坡仙。
羽衣道士飞将去,月在波心人在船。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及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分析其运用的手法和艺术效果,最后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句,诗人以梦中游历为线索,从梦开始写起。诗人在舟中忽生幻觉:自己仿佛已成了仙界中的一位神仙,遨游在云霄之中。此句看似超脱,实则表达了诗人对仕途失意、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却疑身是老坡仙”,这一句是前一句的延伸和发展,诗人由梦中遨游而怀疑自己是否真成了仙人,进而想到自己与苏东坡有相同的经历。“身是老坡仙”既指东坡先生曾说自己如仙人一般,也暗含了东坡先生对作者才华的赞赏之情,更表明诗人此时已完全融入梦境,忘却尘世烦忧,自比仙人。

“羽衣道士飞将去,月在波心人在船。”两句是说:穿着羽毛衣服的道士飞走了,月亮还在水面上,我则坐在船上。诗人以“羽衣道士”代指自己的化身,暗示自己正在梦中遨游;而“月在波心”又暗示诗人正身处江水之中,与月同行。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在梦中的超凡脱俗和悠然自得,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

【答案】

译文:

我在梦中遨游,竟觉得自己是神仙一样,飘飘欲仙。突然觉得身上穿着羽毛衣服的道士不见了,月亮还浮在水面上,

我却在船里坐着。赏析:

首句“梦里不知身是客”,是全篇的总领。一个“客”字,点明“梦”中之景,即“客中”之梦。“梦里”二字,总摄下文。诗人以梦中遨游为线索,由梦开始写起。诗人在舟中忽生幻觉:自己仿佛已成了仙界中的一位神仙,遨游在云霄之中。

第二句“却疑身在老坡仙”,是第一句的延伸和发展。苏轼曾自比于仙人,故诗人由梦中遨游而怀疑自己是否真成了仙人。

第三句“羽衣道士飞将去”,是第二句的进一步发展。诗人因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成了仙人,就想到了东坡先生曾说自己如仙人一般。

第四句“月在波心人却在船”,是第三句的延续。诗人由东坡先生而想到自己与苏东坡有相同的经历,于是便觉得自己像仙人一样飘然离去。

尾联“月在波心人在船”,诗人由梦中遨游而怀疑自己是否真成了仙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