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起纶竿撇棹归,短篷斜掩宿渔矶。
日高春睡无人唤,撩乱杨花绕梦飞。

【注释】

(1)卷起纶竿撇棹归,短篷斜掩宿渔矶:意思是说,卷起竹竿,收起船桨,撇下船棹回家去,小船斜着盖住渔船的篷,在渔矶上过夜。

(2)日高春睡无人唤:意思是说,太阳升高,春天已经过去,自己却还在熟睡,没有人来叫醒我。

(3)撩乱杨花绕梦飞:意思是说,被风吹拂得凌乱的杨花像蝴蝶一样围绕着我的梦飞翔。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苕溪渔隐图上所看到的一幅景象。诗中描写了日出时渔夫撒网归来,斜篷覆盖着渔船,渔翁独自在矶边小憩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渔翁生活情趣的喜爱,以及诗人自己的闲适之情。

首句“卷起纶竿撇棹归”,写渔翁收网而归。一个“卷”字把垂钓者收网时的敏捷形象地勾勒出来,同时使读者联想到那轻舒长竿、疾收鱼网的动作,使人感到一种轻松愉快的情态。“纶竿”即钓丝和鱼竿,这里泛指钓鱼的器具。“撇棹”指收拢船桨。“短篷”指短而低的小舟,这里也泛指船只。这些词都富有生活气息,使全句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并暗示出渔人生活的简朴和劳动的辛苦。

次句“短篷斜掩宿渔矶”,写渔翁在小舟上斜倚篷背休息。这一句既点出了时间,又写出了地点,为第三句“日高春睡无人唤”作了铺垫。“日高”,点明时令;“春睡”,点明季节;“无人唤”,写出了诗人的惬意心情。

第三句“撩乱杨花绕梦飞”,以拟人手法写杨花随风飞舞,似有形的“梦”在围绕诗人飘舞。这一形象生动的画面,给人以如梦初觉之感。“撩乱”二字用得极为传神,它不仅表现出杨花纷飞的动态美,而且透露出诗人的闲适心情和悠然自得的境界。此句与首句相呼应,构成完整的意境。

最后一句“日高春睡无人唤”,写诗人醒来后仍在酣睡,直到日上三竿仍没有被人唤醒。这句诗表面上看似寻常之语,但细细玩味则别具匠心。“春睡”二字点明时令,表明此时正值春天,诗人正在享受美好的春光。“无人唤”,说明诗人睡得香甜、惬意,完全沉浸在梦中。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所见之景,所感之情,表达了诗人恬淡闲适的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