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足岂无处,浮名浪自牵。
通宵不安寝,湍水正鸣船。
旅况情何赖,家音远未传。
凌晨飞棹急,聊以慰迁延。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汴京时所作。据《唐诗纪事》记载,“汴州大水,舟行甚速,有‘飞棹急’之句。”可见此诗应作于汴州大水的时期。

首联二句写诗人的遭遇。“容足”指留居一地,“岂无”意为哪里没有。两句的意思是说:留居一处,难道就没有容身之处吗?“浮名”指虚名,即名誉,这里指官场上的名利。“浪自牵”意为任凭它(名利)怎样牵引。这二句的意思是说:留居一处,难道就没有容身之处吗?而名利又怎能不使人为之牵累呢?这是第一层意思。

颔联二句写诗人的处境。“通宵”即整夜。“湍水”指急流的水,这里是比喻仕途的险恶。“鸣船”为船在水中发出的声音,也是比喻。这二句的意思是说:整整一夜都睡不着觉,是因为急流的水声在不停地鸣叫啊!这是第二层意思。

颈联二句写诗人的心情。“旅况”即旅途中的状况,这里指在外做官的情况。“情何赖”,意为情由谁慰?“家音远未传”意为家中的消息还未能传出去,也即是说,自己在外面做官,家里人却不知我在外的情况。这二句的意思是说:旅中的境遇又有什么可安慰的呢?因为家人的信息还未传来啊!这是第三层意思。

尾联二句写诗人的行动。“凌晨”即早晨,“飞棹”指扬鞭催马。“聊以慰迁延”意为姑且以此慰藉一下自己的拖延之情吧!这二句的意思是说:清晨扬鞭催马,匆匆赶路,聊以安慰一下自己拖延的时间吧!

这首诗写诗人汴州大水时的所感、所思和行动。诗人面对汴州的水势,感到惊惶失措,但同时又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接受现实的态度。这种态度是复杂的、矛盾的。从表面上看,他既想摆脱名利的牵累,但又无法彻底摆脱;既想尽快回到家乡,但又无法实现。因此,他在汴州大水时,只好在焦虑和无奈之中度过。然而,诗人并未因此而消沉,而是以一种超脱的态度来对待这一切。这就是诗人的精神力量所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