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本临溪岸,春多色更夭。
暗香穿水腻,细蕊入风娇。
枝卧侵微草,红繁蔽小桥。
武陵迷客路,与此不相辽。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数本临溪岸,春多色更夭。
- “数本”指的是几株桃花,“临溪岸”表示它们靠近河流岸边。这句话表达了桃花数量不多但每一株都十分鲜艳,增添了生机与活力。“春多色更夭”则形容春天时桃花的颜色更加娇艳夺目。
- 暗香穿水腻,细蕊入风娇。
- “暗香”指的是花散发出的幽微香气,“水腻”形容花瓣湿润而透明。这句诗描绘了桃花在春风中散发出的香气,以及细腻的花瓣随风轻轻摇曳的情景。
- 枝卧侵微草,红繁蔽小桥。
- “枝卧”意味着桃树枝弯曲下垂,“侵微草”表明它们几乎覆盖了周围的草地。“红繁蔽小桥”则形容桃花盛开时,红色的花瓣遮蔽了通往小桥的路径,形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
- 武陵迷客路,与此不相辽。
- 武陵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代指桃花所在的美景。“迷客路”意味着让游客迷失方向,“与此不相辽”表示这样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不愿离去。
作品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里桃花的美丽景象,诗人运用了丰富的形容词和生动的比喻,如“水腻”、“风娇”、“侵微草”等,使得画面栩栩如生,充满了诗意。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如“武陵迷客路”),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桃花的迷人魅力,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领悟和赞美。此外,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一片桃花林之中,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评析:
从这首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人通过对桃花的细致观察和描绘,传达出对春天、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中的桃花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特征,无论是花朵的颜色还是花香的气息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味。
写作背景:
《溪上桃》可能是韦骧在某个春季游览溪边时所作。当时正值桃花盛开的季节,诗人看到这些盛开的桃花,被其美丽的景象吸引,于是产生了创作诗歌的念头。因此,这首《溪上桃》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作,也可能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或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