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交阴处,微行接小轩。
辘轳声在井,薜荔翠依垣。
自有山林趣,何妨鸟雀喧。
公馀聊宴坐,方寸得澄源。
这首诗是作者与友人推官一起饮酒作诗时所作,体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自然的精神境界。
首句“紫竹交阴处”,描绘出竹林中微风拂过的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祥和的环境中。紫竹的紫色给人一种高雅、庄重的感觉,而交阴则暗示了竹林之间的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
次句“微行接小轩”,诗人选择了一条小路,穿过竹林来到小轩前。这里的“微行”意味着诗人的行动轻盈、不引人注意,而“小轩”则是一处小巧而雅致的建筑,给人以安静舒适的感觉。
第三句“辘轳声在井”,诗人通过听到辘轳(一种汲水工具)的声音,感受到了井边的生活气息。辘轳的声音虽然细微,但却给这个静谧的场景增添了一丝生活的气息。
第四句“薜荔翠依垣”,诗人看到了墙壁上生长的薜荔藤,这种植物翠绿欲滴,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同时,薛荔也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与诗人追求自然、超脱世俗的心态相呼应。
第五句“自有山林趣”,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山林生活的向往之情。在这里,山林代表着自然的美景和宁静的氛围,而诗人则是在这种环境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第六句“何妨鸟雀喧”,诗人以轻松的态度面对鸟雀的喧闹,表现出一种豁达的心态。鸟雀的叫声虽然嘈杂,但并不妨碍诗人享受这份宁静和美好。
最后一句“公馀聊宴坐,方寸得澄源”,诗人在闲暇之余选择了一个合适的环境进行宴坐,这让他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方寸之间,即心之所在,这里指的是心灵的深处,诗人通过宴坐,达到了心灵的澄明和纯净。
赏析: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然、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诗中的景物如紫竹、小轩、辘轳、薜荔等,都赋予了浓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诗人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和理解。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