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楼百尺据城堧,徙倚浑疑到紫烟。
卑湿岂愁梅雨地,清和尤喜麦秋天。
一川晚照飞孤鹜,满袖薰风听杜鹃。
乡思摇摇白云外,官拘唯幸际尧年。
【注释】
和董都官登城南楼:与董都官一起登上城南楼。董都官,即董元亮,字明远,号北山居士,北宋时人。
百尺据城堧:高楼高耸入云,耸立在城墙上。据,倚靠。城堧,城墙的边沿。
徙倚浑疑到紫烟:徘徊仰望,恍若身临紫烟之中。徙,通“伫”,站立;倚,依凭。浑,全然地。
卑湿岂愁梅雨地:虽然地势低洼潮湿,却并不担忧梅雨时节的阴雨。卑湿,低洼潮湿。
清和尤喜麦秋天:天气清明温暖,特别喜爱秋天麦熟时的美景。麦秋,麦子成熟的季节。
一川晚照飞孤鹜:一片河流映照着晚霞(日落时分),一群水雁在河中飞翔。
满袖薰风听杜鹃:衣袖里充满了春风的气息,耳边听着杜鹃鸟的啼声。薰,香气扑鼻;杜鹃,即子规,又名杜宇、布谷,鸣声凄切,常在暮春时叫出。
乡思摇摇白云外:对故乡的思念像浮云一样摇荡不定。
官拘唯幸际尧年:官职被限制住了,只能庆幸自己能遇到尧年盛世。尧年,指太平盛世。
【赏析】
《和董都官登城南楼》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董元亮,字明远,北宋诗人。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与友人一同登上城楼的情景。诗的前四句描绘了城南楼的高峻、巍峨和周围景色的美丽,后四句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政治前途的无奈心情。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首联写城南楼的高峻、巍峨和周围景色的美丽。诗人登上城南楼,站在高高的城墙上,俯瞰着脚下的城市,感受着四周的美好风光。
颔联写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政治前途的无奈心情。诗人身处异地,面对壮丽的自然景观,心中不免产生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也对目前的政治形势感到无奈,只能祈祷自己能够遇到一个太平盛世。
颈联进一步描绘了城南楼的美景。河水映照着夕阳的光芒,一群水禽在河中自由飞翔。
尾联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以及对未来的期盼。诗人希望有一天能够回到家乡,过上宁静而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