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行荆楚百蛮怀,却拥旌旄向此来。
自喜平生无枉道,岂论千里复淹才。
恩苏疲瘵精神返,威慑奸憸胆气摧。
秋晚子陵溪上好,樽罍风雅许谁陪。

【注释】

睦州:今浙江建德。刘工部: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曾任过淮南节度使。

荆楚百蛮:指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少数民族和地区。

旌旄向此来:指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刺史。

平生:一生。

枉道:枉费心力,不正当的手段。

淹才:才能平庸。

恩苏:恩泽润泽,使精神振作。

憸奸:奸诈凶险的人。

子陵溪:即严子陵钓台,在安徽桐城西二十里,传说汉光武帝时严子陵曾在此钓鱼。

樽罍:酒杯。

风雅:指高雅的文学、音乐等艺术形式。

【赏析】

诗题中的“上睦州刘工部”指刘禹锡任睦州刺史之事,刘禹锡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因参与王叔文的革新失败,被贬至朗州。这首诗是他在朗州刺史任内作的送别刘工部的诗。

首联以赞美的语气点明刘禹锡到睦州的缘由。他治理荆、楚地区的百蛮,政绩卓著,受到朝廷赏识,所以被调往睦州当刺史。

颔联写自己与刘工部相知相交之情。“自喜平生无枉道”是自己对自己平生没有做亏心事、正直坦荡的自白;“岂论千里复淹才”则是说刘工部虽然远谪万里之遥,但他的才华并未因此埋没,反而更显出他的高风亮节。

颈联赞扬刘工部威镇顽恶,有如严子陵的风范。“恩苏”二句赞颂刘工部施恩于民,使百姓身心得到恢复;“威慑”二句赞颂刘工部震慑奸邪,摧抑邪恶势力。

尾联写自己对刘工部的期望。希望刘工部能在睦州这个偏僻的地方,也能像春秋时期的伟大人物一样,留下千古传诵的美名。同时,也表达了对刘工部的美好祝愿。

全诗格调清新,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真挚深沉,充分体现了刘禹锡的高尚人品和卓越才华,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咏怀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