柅车为别始中秋,遽见霜朝爱景浮。
自愧马期无少暇,只应梅福有清游。
殷勤好句能相寄,哦咏幽斋岂便休。
此段情怀何所似,月明更上庾公楼。

永康徐尉次寄颜令诗韵见寄因以前韵酬答是一首七言绝句,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之情。

“柅车为别始中秋,遽见霜朝爱景浮。”描述了作者与友人在中秋之际告别的情景。中秋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象征着团圆和丰收。然而,在这个节日里,作者却因为工作需要不得不与友人分别。这里的“柅车”指的是控制车辆行驶的装置,用来比喻作者在离别时的无奈和不舍。而“遽见霜朝爱景浮”则是形容秋天的景象,霜降是秋天的标志之一,这里用“遽见”来形容突然之间看到的景象,给人一种突如其来的感觉。这里的“景浮”则是指秋天景色的美好,但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失落和哀愁。

“自愧马期无少暇,只应梅福有清游。”反映了作者对自己与友人相聚时间的珍惜和对友情的珍视。这里的“自愧”表明了作者对自己未能与朋友共度时光而感到惭愧。而“马期”通常指的是马匹,这里用来象征时间,表示作者对时间的珍贵和对友情的重视。同时,“梅福”是传说中的仙人,以清游自娱为名,这里用“只应梅福有清游”来表达作者认为只有像梅福这样的仙人才能拥有如此美好的生活和清闲的时光。这一句也暗示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间的珍惜。

“殷勤好句能相寄,哦咏幽斋岂便休。”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对写作的热情。这里的“殷勤好句能相寄”意味着作者非常希望能够将朋友的好诗好句寄送给他。而“哦咏幽斋岂便休”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这里的“哦咏”指的是吟咏、歌唱,是一种创作活动,而“幽斋”则是指幽静的书房,这里用来比喻作者的创作场所。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写作的热爱和执着,即使身处幽静的书房,也会不断地吟咏和创作。

“此段情怀何所似,月明更上庾公楼。”是整首诗的总结,也是对前面内容的升华。这里的“此段情怀”指的是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而“何所似”则是在询问这种情感如何能够与之相比或表达。这里的“月明更上庾公楼”则是一种象征,庾公楼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是一座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这里用它来象征月光下的美景。而“月明”则是一种美好的意象,代表着宁静、美好和祥和。通过这样的比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份深厚情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诗句:

永康徐尉次寄颜令诗韵见寄因以前韵酬答

柅车为别始中秋,遽见霜朝爱景浮。

自愧马期无少暇,只应梅福有清游。

殷勤好句能相寄,哦咏幽斋岂便休。

此段情怀何所似,月明更上庾公楼。

  1. 译文:
    在永康的徐尉那里收到寄来的诗歌,用这首诗的韵脚回应。我因为要离开而开始中秋节,突然看到霜露覆盖的早晨景色美丽。我自愧自己没有时间去拜访他,只能期待像梅福那样有一个清静的游玩环境。你热情地寄来了好句子,我要吟咏和赞美。我的心情和情感就像这个明月一般明亮、清澈,我会登上庾公楼欣赏这美丽的月色。

  2. 注释:

  • 永康:地名。
  • 徐尉:人物名,可能是一位姓徐的官员或地方官吏。
  • 次寄颜令:是说徐尉把寄来的诗稿给我看。
  • 柅车为别始中秋:因为离别,所以是在中秋节时出发。柅车(拉车的马)在这里用来比喻时间。
  • 遽见霜朝爱景浮:突然间看到了霜露覆盖的清晨。遽见(突然看见),霜朝(早上),爱(喜爱),景(景色)。
  • 马期:指骑马旅行,马期无少暇意指没有多少闲暇时间。
  • 梅福:古代传说中的贤人,与“不慕名利”有关。
  • 清游:清雅的游玩,形容生活悠闲。
  • 殷勤:这里指的是对朋友的关心和热情。好句:美好的诗句。
  • 哦咏:吟咏、咏诵,即吟诵诗歌。
  • 幽斋:寂静的书房或居所。
  • 月明更上庾公楼:月光明亮,我在庾公楼再次观赏月亮。庾公楼可能是一座著名的古楼。
  1.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离开一个亲近的朋友之前,收到了对方寄来的诗歌并回以诗歌的情景。通过使用韵律来回应,诗人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的“马期无少暇”反映了诗人对于与朋友相处时间的珍惜,以及他对于未来行程安排紧凑、无暇游览的遗憾。同时,诗人在回应中也展现了自己对诗歌的热爱和才能,以及对友人热情寄词的感谢。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深切的友情和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谦逊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第二句:“遽见霜朝爱景浮。”描述了诗人突然见到霜露覆盖的清晨景色时的感受。霜露覆盖的清晨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诗人对此产生了深深的喜爱。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物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对新事物的欣赏。

第三句:“自愧马期无少暇,只应梅福有清游。”诗人感到自己的时间不够用,无法抽出足够的空闲去拜访他的朋友。然而,他希望像梅花一样的贤人在自己的生活中有闲暇去享受清雅的游玩。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朋友的尊敬和羡慕,也表达了他对自己的生活状态的反思。

第四句:“殷勤好句能相寄,哦咏幽斋岂便休。”诗人被友人的热情所感动,收到了他的好诗句,因此他决定吟诵这些诗作,并继续他的诗歌创作。这表明了诗人对于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以及他在朋友的鼓励下不断进步的精神。

第五句:“此段情怀何所似,月明更上庾公楼。”最后一句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即诗人对于这种离别后的情感有何感想?他通过仰望明亮的月亮来象征性地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的展望和希望。庾公楼可能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象征着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这里的“庾公楼”可能是指某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或者是一种文化符号。通过仰望月亮,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它也传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