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稚相携出翳林,玉沙堤上听车音。
便安赤子朝廷意,补助清时使者心。
畎亩均休无一役,岁时赈乏有千金。
东人只见东溟阔,不识君恩似海深。

注释

  • 出东莱城示海傍观者:指诗人在出东莱城时向观看的百姓展示大海。
  • 老稚相携出翳林:年长的和年幼的人都手拉手一起出来。翳林,遮蔽着树木的森林,这里形容海边的树林茂密,遮阴蔽日。
  • 玉沙堤上听车音:在白玉般的沙滩上,听到车子行驶的声音。玉沙,比喻白色的沙子。
  • 便安赤子朝廷意,补助清时使者心:使老百姓感到安心的是朝廷的意图,帮助治理清明时代的是使者的心态。
  • 畎亩均休无一役,岁时赈乏有千金:农田里的土地平均分配,没有人要被征用做劳役,每年都有大量金钱用来救济贫苦之人。畎亩,田野。休,休息。
  • 东人只见东溟阔,不识君恩似海深:当地人只看到东海那么宽,却不知道皇帝的恩情就像海洋那么深。东溟,东方的大海。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在东莱城向民众展示大海的场景以及他对民众的关心与照顾的诗歌。通过这首诗可以反映出诗人的仁政思想和对人民的深厚感情。

首句“出东莱城示海傍观者”就为全诗定下了基调。诗人选择在海滨向民众展示大海,既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也隐喻了诗人的政治理想。他希望通过展示大海,让民众感受到国家的强大和繁荣,从而安定民心。

第二句“老稚相携出翳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向民众展示大海的场景。在这里,“老稚相携出翳林”不仅描绘了一幅和谐的民众画面,更表现了诗人对民众的关爱之情。

第三句“便安赤子朝廷意”则进一步升华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在这里,“便安赤子朝廷意”表明诗人认为只有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稳定发展。这种思想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民情怀和对国家的责任感。

第四句“补助清时使者心”,则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奉献精神。这里的“补助”一词,既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支援和帮助,也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的责任和担当。而“清时”一词,则暗示了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在这里,诗人以“清时使者”自居,展现了他的高尚品格和崇高使命。

最后一句“畎亩均休无一役,岁时赈乏有千金”,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农民的关怀和扶持。在这里,“畎亩均休无一役”表明诗人认为农民应该得到平等的待遇,不应受到任何形式的剥削和压迫。而“岁饥赈乏有千金”则进一步印证了诗人对农民的关心和扶持。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在海滨向民众展示大海的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仁政思想和对民众的深厚感情。同时,诗中的关键词“海”、“民”、“恩”、“田”、“金”等词语也都富含深刻的含义,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